1792年9月,马戛尔尼被率团赴华。在近10个月的海上航行后,他到达了中国。由此,中西方两个大国的一场碰撞就此展开。

从国际关系史来看,很多人会用“冲突-反应”框架来分析马戛尔尼访华带来的影响。那么这一次,到底带来了哪些冲突?又有哪些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给乾隆祝寿为名,马戛尔尼访华

18世纪的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后,已经变身为欧洲非常具有实力的国家。英国为了拓展海外贸易,扩大海上霸权,便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访华。

此时的清朝还在天朝的观念里,故步自封。当时负责外交的官员,在翻译英国的文书时,把一封写满商业用语的话,愣是给翻译成了带有藩属国进献的表文,文中充斥着“天朝”“进贡”等字眼。

试想当这样一份文书递交给乾隆时,他又怎会拒绝呢。满朝的文武百官还附和着,纷纷表示外国进贡对大清王朝的好处。大臣的表现,让乾隆更是觉得,一定要安排好马嘎尔尼的访华。他要求沿海省份做好接待工作,甚至特批马戛尔尼使团可以从天津赴京。

觐见的礼仪之争

提到马戛尔尼访华,很多人都会想到历史课本上学到的,觐见时的礼仪争论。其实在历史上,马嘎尔尼访华,一共觐见了两次乾隆皇帝。关于这两次会面上马戛尔尼行的礼,中西方史书有着不同的记载。

按照我国史书的记录,在第一次会见时,马戛尔尼向乾隆皇帝行了单膝跪地礼,在第二次会见则是更加正式的见面,马戛尔尼向乾隆进行了三跪九叩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按照马戛尔尼的日记和当时副使的记载,英国使臣第一次行了单膝跪见礼,第二次则行了鞠躬礼,但是没有见到乾隆皇帝。

觐见行礼,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背后是两个国家、两种文化的冲突。其实,在乾隆皇帝得知马戛尔尼率团访华时,他对于英国使臣的礼仪并没有太多介意,也考虑到不必勉强,但是随着官员与马戛尔尼的接触并递交上的奏折显示出,马戛尔尼对中国礼仪非常不熟,才增加了对于行礼必要性的意识。

朝贡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争

在西方的外交体系中,使节都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他们神圣而不可侵犯,代表着国家和其君主的地位。正因如此,马戛尔尼在觐见的礼仪上,希望按照西方国家的体系,保持着双边的对等关系来交流。

然而,18世纪的中国,还是一个封建国家,而此时,英国已经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与民主的观念下,在技术文化发展的优越感中,英国希望在中国进行贸易,他们带着一种“不证自明”的优越感和民主国家的意识希望来平等交流,其背后更是西方国家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所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在1815年维也纳和会上,以条约形式确立的国际体系。是一种以平等和主权为基础的国际格局,当然这种体系背后也存在在霸权国家的全球扩张思维,希望把世界各国都纳入到西方的版图和控制体系中去。

马戛尔尼访华背后,是两种国际体系的碰撞。朝贡体系可以理解为中国儒家差序格局在国家关系处理上的放大,也就是根据关系远近亲属来实行等级鲜明的分化。在朝贡体系中,中国处于最中心,其他的周边国家则是“外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中国的朝贡体系来运行,英国是当时清王朝的藩国,应该向宗主国觐见、纳贡。因此,在朝贡体系中虽然也有贸易的成分在,但是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或者说,是通过经济手段来体现臣服的政治思想。

马戛尔尼访华中所面对的各种冲突对抗,说到底都是两种文明背后截然不同的价值体系。在中国,藩国在进贡过程中的三跪九叩是一种臣服,但是在英国信封基督教,他们的单膝跪地礼,跪拜的是耶稣,而另一只腿代表的则是人的自由。中国的朝贡体系背后是夷夏观,天朝才是中心。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有了民族国家观念。

原本两个平行的世界,互不相干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行。但是,当有一方处于需要,打破了这种平衡时,两条平行的线便产生了交点。马戛尔尼访华就是中国与英国这两条平行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