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国内高考是一次性考试,然后竞争,优胜劣汰。竞争激烈,就那么几个顶尖学校当然难进了。国外大学录取,可以随时报考。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也是一种美国梦的体现:我现在是中专毕业,英语不好,现在我想去哈佛读书。

答案:做白日梦!根本不可能。很多美国名校的学生都在申请哈佛,IBM的高管也在申请哈佛,什么时候轮到你了?但刚在我说的这个例子又完全有可能,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怎么实现呢?

我中专毕业,可以去美国读个普通的美国大学本科,例如阿肯色州立大学双录取,就是无语言成绩也可以去。我进入学校以后,先努力学了托福,一年后我考了很好的托福成绩,然后努力学习。

连续两年成绩都很出色。第三年,我转学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继续努力读书,成绩很好,毕业后我申请了哈佛大学,就被录取了。如果还没录取,我就找了个好工作,在IBM工作了几年,又申请哈佛,就被录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二:

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并不仅仅以期末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整个课程期间的表现。因此平时的随堂测验/小组作业/出勤/期中测验/小论文/课堂发言等,占据了一门课程总分的很大比例。

因此只要学生能保持学习状态,总的来说就算成绩不是太拔尖,也不至于会很差。

这对很多“虽然学习了但是期末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来说是有好处,因为他们的成绩不会被一次考试决定。同时,大量的课后小组作业和随堂测验也督促了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状态。

因此大多数能进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学生,虽然“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顺利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三:

第一,我一直觉得自己成绩平平也是一种比较的结果。在国内的时候我每次都非常幸运的考到很好的初中,高中,身边总是碰到一些很牛的大神,加上我特别喜欢主动去抱大神的大腿,死皮赖脸的和他们做朋友,他们也性格非常好的带我。

所以一路下来,我永远有一种大家比我强,我成绩不怎么好的感觉。直到看了全省考生的大数据之后,我才觉得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这个一个比例问题。

第二,国外的教育是有选择性的,不是强制的。举个例子,我在国内的时候,物理化学很好,生物很差,地理政治很好,历史很差(好吧,由此看出我就是不舍得背书的人),我如果留在国内考大学,估计也是学理,生物成绩估计能拖垮我。

但是出国之后就很开心了,我可以随意的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各种选数理化,进阶数理化,充分地避开自己的短板,考大学的平均成绩在少了生物的情况下好了不止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四:

世界百强名校的入门门槛也不低,需要雅思或托福的成绩,还要你高中的每门单科成绩不得低於86分,如果你是参加了国内的高考,并且高考成绩不得低于中国一本的成绩,才能顺利取得世界百强名校的offer,但是你如果雅思或托福成绩不能达标,就只能申请到英语语言课的预课,成绩合格之后才可以重新申请offer。

进了门槛之后,如果你的英语不行的话,全英语上课你是无法适应的,几乎是一脸懵逼,上课什么也听不懂。如果又遇到个印度老师上课的话,你会死得更惨,印度口音的英语发音连一个单词都听不懂,几乎会让你发疯的。

分组写报告如果成员的能力很差,你又会再次吃尽苦头,几乎难逃挂科的厄运!因此,能从世界百强名校顺利毕业的人,真的很不容易,个中付出的努力,绝不是国内的大学打游戏混日子可以比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五:

国外大学更注重语音能力、平时成绩和个人特长爱好以及获奖情况(各种奖项都行),甚至最初成绩不是很好但后面在一年一年进步,他们更愿意招收性格开朗、善于沟通、有特长爱好的学生。中国是只看成绩,而且是就是一次的成绩,一考定终身。

出国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一个:世界名校!这样的留学为今后的人生增添许多激动人心的梦想。为自己的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挑战自我。外面的世界就是精彩,多少学子经过努力奋斗达到了目的。不论高中成绩如何,关键在今后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六:

其实这个就跟国内大学扩招是一样的,中国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主要是由于通货紧缩,缺乏内需动力,无法拉动经济增长。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希望把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为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因为当时基本处于第一代独生子女上大学的阶段,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大学的渴望,使得他不得不掏这个钱。

那么站在大学扩招之前考大学的人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现在的学生学习成绩这么差,怎么也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