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问题:《子不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你喜欢哪本?

看到千篇一律的回答都是《聊斋志异》,不禁有些失落,果然还是娱乐化的志怪小说、翻拍作品更受欢迎。事实上,如果单纯以价值来看的话,应该是《阅微草堂笔记》最优。

说来也巧,最近宅家看了《三生三世枕上书》,女主角白凤九(迪丽热巴饰)的原型——九尾红狐,可爱又治愈,就翻出了有关狐的描写或传说的书籍,《子不语》、《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这三本书就在其中。

三本书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一本“更好”,但我们可以从创作背景、故事取材、价值和影响三个方面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三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了解作者,解读创作背景

想要读懂一本书,首先要读懂作者意图和创作背景。我们先从这三本书的作者说起:

《子不语》的作者袁枚,乃是当时的多情才子,文坛领袖。袁枚这个人也很妙,正值壮年时期就直接辞官归隐了,但写作依然不在话下。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空有满腹才华,却屡试不中,直到71岁才成为岁贡生。于是,有一种说法是,蒲松龄摆茶摊请人免费喝茶,但必须讲一个故事,然后他把这些故事加工出来,写成《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纪晓岚,就非常厉害了,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修。很多人可能是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知道的纪晓岚,这位历史名人写起官员和官衙之内的怪事也是行云流水。

三人在学识上都是有目共睹的优秀,格调也都落落大方,其不同之处可能主要体现在取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故事取材,语言表达

前面有提到袁枚年纪轻轻就隐居了,所以他的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生活,在写作上更是丝毫没有顾忌,或荒诞,或诡异,形形色色,信手拈来。《子不语》中的有些故事,虽然现在读来还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但活泼的语言与叙事方式,还是十分有趣。

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故事大多来源于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的故事,大多是发生在官员、官衙之内的乱力怪神,或者是一些官府的卷宗或文书上记载的怪事。因为纪晓岚原本就是官员,所以对这些事情也就比较清楚和熟悉,写起来也是“如鱼得水”。

三人因身份不同,故事取材也略有差异。相对而言,《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叙述的事件可信度更高,也更有说服力。

在语言风格上,《子不语》接近白话文,通俗易懂,简单记录故事;《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则加入了作者的些许议论和人生感慨,而《阅微草堂笔记》又比《聊斋志异》更有文采一些,但语言不如《聊斋》易懂。

3、创作价值与后世影响

如果把三本书放在一起来看的话,大概是“博物志”、“寓言故事”和“博物志混合寓言故事”的差别。

《子不语》搜奇猎异,偏向于娱乐化。虽说是袁老爷子写出来的笔记体小说,其实已经向博物志的方向倾斜了。但作者的三观很正,思想也很前卫,对男女之爱比较宽容,对妖怪的态度也不是一味的赶尽杀绝,闲暇时间也蛮适合当代人阅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微草堂笔记》基本上是一些寓言性质的故事,具有劝导意味,劝善惩恶,强调因果。书中会有比较准确的各地风物的描述,但把“人与鬼”放在完全对立的位置,总体来说,研究价值大于快乐价值。

而《聊斋志异》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前期以记录为主,比如《猪婆龙》《喷水》等;后期故事性更强,再加上结尾的一番议论,整体向《阅微草堂笔记》方向倾斜了。书中寄托着作者的“孤愤”之意,爱憎分明。

这三本书真的是各有长处,每一本都无法割舍,真心建议从创作背景、故事取材、价值和影响细细品味几次,说不定你会发现书中“妖怪”们的可爱之处,发现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