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赣南,如诗如画,在电影方圆交替的镜头里这个美丽的地方必定是有故事发生的。《我不是潘金莲》里面李雪莲的故事剪不断、理还乱,故事讲完,惹人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雪莲和丈夫秦玉河离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通过假离婚再复婚来得到单位的一套房子,影片的最后李雪莲说出了其实是为了生二胎。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不论你离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只要有白纸黑字,证件齐全,离婚就是离婚,无论真假。

所以从李雪莲开始打离婚官司到后面十几年的上访来看,是建立在一个伪命题上来求证结果的。由此而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难免显得荒诞无稽。

整个看似荒诞无稽的故事里,暴露了政府官员的一些丑态:生活作风腐化、官僚主义和形势主义作风存在。《我不是潘金莲》有批判了这些丑态的存在,可除此之外李雪莲的问题直到最后都没有解决,是不了了之的,李雪莲问题的不了了之才是整个故事的深度意义。

法律之外的盲区,即有法律无法限制的自由,也有法律无法约束的风险。

为了得到县城里的房子或者生二胎,李雪莲想出来用先离婚再复婚的方式逃避法律的限制,可曾想假离婚却成了法律意义上的真离婚,自己成为了婚姻里的受害者而且不受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她的丈夫秦玉河,他通过办了正规离婚手续与前妻离了婚,又另结新欢,所作所为却被法律的保护着。

李雪莲身上这戏剧性的故事,让人哭笑不得。她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却说明了:踏着法律的盲区,你享受到法律无法限制的自由,但同样也要经受法律无法约束的风险。

法治下的社会依然需要道德的约束,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李雪莲内心的委屈在于前夫秦玉河的背信弃义,抛弃了与她的原有感情,更何况当时的她还是怀有身孕的。她想为自己的委屈找个说法,讨个公道。

显然这个公道已经处在法律之外的盲区,真正能给予的应该是社会道德。秦玉河所做所为虽不犯法但无疑不合乎社会道德。

从李雪莲找秦玉河论理来看,秦玉河不避旁人的目光,在饭桌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甚至在众人面前羞骂李雪莲。道德层面的谴责和约束对这个负心的男人来说是苍白无力的。

由此来看我们的当下,社会法治在不断完善和健全,但依然存在着盲区,而社会法治之外的盲区社会道德却未能及时填补。这是剧中李雪莲和秦玉河的最根本的矛盾点,也是李雪莲心中一直解不开的那个结。

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权利被忽视

《我不是潘金莲》从开始李雪莲和秦玉河夫妇之间的矛盾到后来演变成一位农村妇女和一群官员的矛盾。直白的说应该是成了一个女人和一群男人的矛盾。

秦玉河抛弃李雪莲并当众羞辱她是潘金莲,归根结底还是他内心深处的“处女情结”。结婚男人可以不是处男,但妻子必须是处女,这是男权社会的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那些政府官员呢?前任官员因回避问题不作为而被处分,后任官员改变工作作风、主动上门解决问题,可还是无功而返,李雪莲的心结越解越是死结。

判案的法官王公道一直认为自己判案很公道,为什么李雪莲偏认为不公?找不出问题出在哪?

郑县长逼着李雪莲写不再继续上访的保证书;马市长亲自找李雪莲作思想工作却谈的不欢而散。

不难看出这些官员们都是男人,站在男性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更善于依赖冰冷的公权执行和非白即黑的司法裁决,却忽视了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和保护。李雪莲的执着在他们眼里成了不可理喻,李雪莲也成了他们眼中的“刁妇”。

相信观看剧情的男同志大多数也会觉得李雪莲太执拗、太拧巴,但如果站在李雪莲这个女性角度来看呢?怀孕期间被丈夫抛弃,房子落空,腹中孩子流产,她无疑是弱者,是应该被整个社会同情的

《我不是潘金莲》里面审判官、法院院长、县长、市长、乃至省长全部出现,唯独一个官员或者组织没有出现,那就是妇女主任或者当地妇联。如果把妇女的问题交给妇女来解决,那么还会越解越是死结吗?

李雪莲的上访之路无疑是对男权社会里女性权利的呐喊,也希望整个社会更多的去关注女性,多一点从她们的角度去面对和解决她们的问题。

人性的自私与社会的冷漠,李雪莲活成了当代的“祥林嫂”

《我不是潘金莲》里李雪莲从开始的打官司到后来十几年的上访,身边是一群人围绕着她转。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他们各自的目的不同,但所表现的自私与冷漠却都是相似的。

面对李雪莲的上访,剧中的官员更多考虑的是政府机构的运转、造成的社会影响、自身的政治前途;

赵大头对李雪莲的帮助和付出更多的是为了欺骗和占有李雪莲,解决儿子的工作转正问题;

最后李雪莲准备上吊自杀,救她的果农是为了让她不要死在自己的果园里,要是死就死远一点,要是死在死对头老曹的果园里那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都是局外人,只是因为李雪莲的行为牵扯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才不得已而成为了局内人。

影片最后的旁白:李雪莲的故事讲完了,虽然往事如烟,但熟悉这件事的人,还是把她过去告状的事当笑话来讲。一开始是背后讲,后来也当面讲,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别人说的时候她也跟着笑,好像说的不是她,是另外一个人。

李雪莲内心的悲酸无人提及,她的故事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活成了当下的“祥林嫂”。这一切无形反映出在当代人性依旧自私,社会依然冷漠。

结尾

《我不是潘金莲》告诉了我们:在我们的社会里,依然有些角落被我们忽视或者漠视,如果能看见或者正视,那么这些故事就并不是那么的荒诞无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