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善文忠,继续咱们的佛教史,欢迎您点击订阅留言和转发,万分感谢!

《那先比丘经》的概论

上次跟您说到了喜欢辩论的国王米兰德,也叫弥兰陀,他听大臣说有一个名叫那先的比丘佛法精深,造诣非凡,于是就安排人帮他去邀请那先比丘前来辩论,两个人见面之后的辩论过程,就成了著名的《那先比丘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经书在佛经里边属于个例,因为它的题材既不是通常佛经之中的如是我闻,也不是部派时期的常见的阿毗昙似的立论,而是具有很浓厚希腊风格的辩论体的记录,因为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譬喻手法,具有很好的文学性,因此也成为了佛教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的宗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哲学的部分、文学的部分、历史的部分和神学的部分。当然还能延伸出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等等细分的门类。但是总体上说还是以这四大部分为主。这四个部分之间有的是独立的,有的是交叉的,象《那先比丘经》横跨了文学和哲学这两个类别的版本,很少见。

这本经存世的版本也很多,我们汉传的主要是两卷本、三卷本,但是在南传佛教的巴利文版本中,则是七卷本。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七卷本里有很多内容是后边陆续添加的。在佛教史上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大家了解一下就好了。

经书介绍的内容

一开始是一段带有一定神话色彩的内容,说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每天都有好几万人围着佛陀,听他讲经。有一天,佛陀想自己清静清静,找个地方去思考和修行,就来到了一处树林的中间,在这个树林的旁边有一群大象,大概有五六百头的样子,其中象王很有灵性,据说能够分辨善恶,看到佛陀之后,吩咐其他象该吃草吃草,该喝水喝水,自己就悄悄的跑进了树林里,见到佛陀之后非常开心,弯下腿低下头向佛陀行礼。

佛陀说我离开人群来到这里,你离开象群也来到这里,你我有缘,于是就向象王开示了几句话。这一开示可不得了,这头极具灵性的大象,很快的就理解了佛陀的意思,非常高兴,就用脚在树林中踩出一块平地,用鼻子先把杂草拔掉,然后吸了不少净水泼洒地面,不再尘土飞扬,然后它就跟佛陀说,希望您能够坐在这个地方,每一天来给我讲法。

这一人一象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佛陀有事情就离开了。再后来佛陀涅槃,这头像王找不到佛陀,特别着急,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一座寺院。寺院里有500位僧人,全都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于是象王听他们讲经。僧人们也不避讳,就当着这头大象诵持佛陀的教法。日子久了,僧人们看不到象王来,有时候都不念经了。

听了不知道多少日子,大象的寿命到了,死去之后转世投胎成了一个男孩,生在了一个婆罗门家庭,这个男孩长大成人之后,却不听佛法,也不见僧人。他喜欢外道的学说,于是就到深山中去研究外道的理论。在山里面还有另外的一个外道,俩人认识后一起修行。结果俩人修来修去也没修出个成果来,最后这个大象转生的男人在老了之后就发愿说,我这一辈子也没能悟出正果来,所以来生我要成为一个僧人,追求阿罗汉的果位。

另外一个外道愿:我这辈子也没啥成就,下辈子不修行了,我要成为一个国王,自由自在,让天下的百姓都听从我的教导。后来两个人先后去世。想当国王的外道,就转身到了巴克特里亚王国里,成为了弥兰陀。而想要学习佛法的外道,就又生在了一个婆罗门的家庭。在他出生的那一天,恰好江边有一头大象也生下一头小象。因为印度管大象叫那,因此小孩的父母就给他起名叫那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部经书里面的记载,米兰德和那先是有宿世姻缘的,两个人注定会再次碰到一起。这段内容有点神异色彩。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本佛经对于人物和事物渊源的描述大概的风格。

那先的修行之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先有个舅舅叫楼汉,是一位僧人,已经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具有广大神通,能做各种变化,天上地下的事情尽皆知晓。那仙就拜在舅舅门下成为了一位沙弥,楼汉一教那先佛法,马上就发现这孩子不一样,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能通晓众多的佛经法义,思维敏捷而且非常刻苦。

当时国中有一个著名的寺院叫做和战寺,里面有五百位僧人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其中为首的一位大和尚叫做頞波曰。那先到了20岁的时候,在舅舅引荐下到和战寺受具足戒,跟随师父頞波曰继续修行。年轻的那仙比丘除了受苦之外还挺有性格,甚至有那么点敏感。

寺里五百比丘都已经是阿罗汉了,就那先还不是。頞波曰就说,就像在淘米的时候一样,在众多的白米之中,发现了一粒黑米,今天在听法的人中,只有那先一个人还不是阿罗汉。老和尚的本意是激励那先,要加紧努力证得果位。结果那仙理解成老和尚调侃他,就非常郁闷,于是就跟说,我在这儿就像一群狮子之中混进了一只狐狸或者一只狗,以后只要我还没有证得果位,就再也不跟大家一起听法了

那仙转身就要走,頞波曰说回来,我这话不是那个意思,于是就摸他的头跟他说,你很努力,继续加油,证得果位的日子不会太远了。那先这才坐下来继续听师父说法。除了頞波曰之外,还有一位老师迦维曰。有一天去替迦维曰师父乞食。

但是师父说你含着一口水去,别咽了。那先也不知道为啥,但是还是听从老师的指示,嘴里含着一口水,托着钵去乞食了,他到了一位居士家里,居士见了那先,觉得他丰神俊朗,风度不俗,于是对他说:我经常用饭食供养师父们,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却一直没有机会听师父为我说法,今天您能为我说说佛陀的教法吗?

这下那先就尴尬。按说人家提出这个要求,作为比丘应该满足人家,可嘴里面含着水,这我怎么说呢?要是把水吐了或者咽了,就违背了师父规定的戒律,怎么办呢?思想斗争了半天,那先觉得还是应该为居士说法,于是就把水吐了,对居士说,如果您奉行佛陀戒律,常做善事,经常布施他人,那么后世很可能能生在天道,即使转世之后还是人,那么也毕竟天生聪慧,还能生在富贵人家,以后再转世,也不会转生到三恶道之中去。如果您不做善行好事,经常干坏事,那么就很可能堕入三恶道,很久很久都不能出来。

那个居士听了这番话非常高兴,可谓法喜充满,接着那先又跟他说,世间万物皆为无常,人的躯体也是这样的,当他们逝去的时候,都是苦,只有涅槃之后才能脱离这种状态,享受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忧愁的极乐境界。居士听完之后受益匪浅,直接得了须陀洹果。须陀洹果是沙门四果之中的第一果。

沙门四果又是什么呢?他指的是一个普通人,想要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必须经历的四个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简单说证得须陀洹果之后,在后世的轮回之中,就可以不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只会在天、阿修罗和人道之间轮回,在居士证得须陀洹果的同时,那先比丘自己也证得了须陀洹果。

居士特别高兴,非常感谢那些比丘,于是拿出了很多饭菜来供养他。那先说:您先给我师父的钵里盛完饭菜,然后我才能吃您给的食物。那先比丘还是非常尊重师父的。吃完饭之后,那先就拿着师父的钵回到寺院之中。

那先见到老师之后没想到迦维曰非常的不高兴,虽然你为我带回来食物,我感谢你,但是你嘴里的水呢?出门的时候,我怎么说的?你口中含着水,目的就是让你别说话,这是考验你修行定力的一种方式,你也答应了要遵守这个戒律,但是你违反了你我之间的约定,也就是犯了戒,对不起,要把你逐出僧团。那先一听当时就懵在那儿了。

迦维曰也没有理那先,而是召集寺中的僧人召开大会,迦维曰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说那先违反了戒律,他已经没有资格待在僧团了,我们要把他驱逐出去。頞波曰站出来说,那先就像那种用一支箭就射下两只飞鸟的神箭手,通过为居士说法,两个人都证得了须陀洹果,这不是大好事吗?这样的人是不应该被驱逐的。

但是迦维曰不同意頞波曰的说法。他说他就是一箭射下100只鸟,但他违反了我跟他之间的约定,是不是违反了戒律呢?只要他犯了戒律就应该驱逐,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就违反戒律的话,那么我们还守戒干嘛呢?如果今天不处理他,后面的人必然会效仿,如此以来僧团怎么办?像这种通过犯戒来证得果位的比丘,不要也罢。

众人一听迦维曰比丘这么说,都默然不语,算是默认了把那先逐出僧团的决定。今天看来这个迦维曰好像不懂变通,也可以说是个杠精,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却成就了那先。那先是个非常有性格的人,看到大家这个态度,一点儿都没犹豫,直接向迦维曰比丘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又向僧众一一行礼,完了之后头都没回直接离开了寺院。

出了院门,那先就直接前往深山之中,在树林里没日没夜的努力修行,丝毫不敢懈怠,他的佛法修为也突飞猛进,终于在不久之后就证得了阿罗汉果。此时的那先神通具足,能飞行、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全都具备了。证得阿罗汉果之后的那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和战寺,去找当初的那些僧人,不过可不是去显摆去嘚瑟去了!什么你今天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那先可不干那个。

这时候的那先不是当初有些敏感的小和尚了。而且要是真那么做,他也就证不了阿罗汉果。回到寺中见到僧人,马上就跪在地上向他们行礼,请他们宽恕自己当初的过失,什么叫胸襟?什么叫层次?看看人家的行为你就能明白了。僧人们马上回应那先,表示接受他的悔过,双方和睦如初。

在此之后那先并没有在寺院中住下来,而是继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到处为民众说法,为大众讲解什么是佛陀的法义。听完他弘法的人,有皈依受五戒的,有证得须陀洹果,有证得斯陀含果,有证得阿那含果的,还有证得阿罗汉果的。最后甚至连帝释天大梵天都来听他说法,可见这时候那先的修行造诣有多么的高深。

已经获得大成就的那天,四处云游,后来就来到了西北印度。恰逢此时,米兰德国王想要寻找更有水平的辩论对手。大臣听过那先的名声,于是就向国王推荐了他。这两个在前世中有因缘的人,在这一世的时空里又相会了。但是谁曾想两个人见面之后,已经成了阿罗汉的那先比丘,却把米兰德国王给吓坏了,这里边是什么原因呢?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