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琢磨君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贫富,而在于认知层次的不同,即思想境界的不同!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看事情越客观越正确。认知层面越低的人,越是固执、偏见,他们限于认知漏斗的底部,很难听到或听懂认知层次高的人在说什么,也看不到上层的风景。所以说,在这个时代里面,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也是认知层次的竞争,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认知水平。

比如说,老子《道德经》中的这3句话,可以让我们瞬间成熟,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胜读十年书,值得一读再读,我们越早知道越好。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释义: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人们常说“苍天有眼”、“皇天不负有心人”,说得好像老天是有仁爱之心一样。其中,这些都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特别是儒家学者强加给老天的,用来驾驭普通老百姓的。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个老子和孔子的经典对话:

孔子说:“儒家思想的精髓就是宣扬仁义道德。”

老子说:“所谓仁义,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也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你如果修道,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仁义,就如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你是在破坏自然规律,败坏人的天性啊!”老子的这番话让孔子哑口无言,陷入了深思,三天都没有说话。

孔子与老子论道,老子问:“听说你喜欢周礼,为什么呢?”

孔子思索一会,说道:“因为周公推行周礼之时,天下太平昌盛,今日天下动乱不止,臣民百姓遭苦不止,正是由于周礼不兴,礼崩乐坏的缘故。”

老子说:“大河之水能够倒流吗?大河之水是不能够倒流的。只能遵循造化所定的流向。动乱产生于人心,而人心是变化莫测的,天下动乱之所以此起彼伏,屡禁不止,正说明这休止动乱人力难以启及的道理。

周礼作为人类生活的法则,在一个时期内或许有其用途。周礼却束缚人的本性,令人无所措手足,有如笼中之鸟。为什么还要人为地制定那些逆乎自然、扼杀人性的多余礼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的我们,总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但是后面裁发现:“好人并有好坏,坏人也并不都是受到了惩罚”。以及为什么好人不长命,而坏人活千年呢?就是因为天地对待世界是平等的,在它们眼中没有谁对谁错,以及好人与坏人的区别。

好与坏,善与恶,只是人类社会仁义道德的产物,但是在天地之间并不存在。所以说,我们做事情不要寄希望于天地,而是要自求多福,然后多去顺从天地之道,顺应自然,而不可逆天而为,即老子所说的“动善时”!

我们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大道应验在生活中,便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因此,我们看到那些杰出的帝王,往往都是奸臣和忠臣一起驾驭,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谁对谁错,只要能为自己所用便可!

比如说,嘉靖皇帝说:“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浑,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那清过?长江黄河都都灌溉了流域内所有田地,哪能因水清水浑就偏废不用?”

嘉靖皇帝的意思说:像严嵩这样的奸臣就好比污浊的黄河,像海瑞这样的忠臣就好比清澈的长江。不能因“黄河”浑浊而偏废不用,不能因为“长江”水清而偏用专宠,而是要奸臣和忠臣一起驾驭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平衡朝局,互相制约,各司其职,发挥最大效用。

越是心智成熟的人,越不会黑白分明,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说,记住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改变我们的认知,拔高我们的境界,这样可以让我们瞬间成熟!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释义: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贯穿或击败天底下最坚硬的东西中。

历史学家任继愈老先生说:《道德经》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这句话非要有道理的,因为弱者的主要特征就是柔弱、不起眼,就如这水一样,但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水滴石穿。

老子在《道德经》中给大家深刻阐述的“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等自然真理,这些都是对弱者来说特别有用的。比如说,牙齿是坚硬的,舌头是柔弱的,但是坚硬的牙齿都落完了,而舌头依然很好的存在着。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弱者代表着柔软,因此可塑性很强,进步空间也很大,要对自己未来有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告诫人们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即: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却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易·系辞下》所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即:尺蠖将自己的身躯尽量地弯曲,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雌雄同体”!男人不仅要有刚强的一面,还需要有女性柔美、细腻的一面。正如鲁迅所说:“古之成大事者,必是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之人”,也如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真正成熟的人,往往懂得为人处世方面的“以柔克刚”,做到不争不费,以不争去争,水低成海,人低为王。《道德经》全篇最后一句话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读懂了《道德经》,也就读懂了人生

购买专栏

所以说,弱者不可怕,关键看你怎么转换缺点为优点,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在自身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需要避其锋芒,厚积薄发,多积蓄能量,这便是《易经》所说的“潜龙勿用”!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释义: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大自然中普遍存在这“物极必反”的现象,好事到头了就是坏事,坏事触底了就是好事。所以,我们不必为眼前的得失而计较,而是要学会淡定从容对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待人生挫折和磨难,要正反面去考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痛苦和挫折,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而对于强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成功的垫脚石。因此,我们若是想笑到最后,成为强者,就要忍耐得住眼前的苦难,正所谓是“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以及“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

老子在《道德经》第58章中说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了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这句话更是说明了: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当我们遇到人生逆境的时候,要百折不挠,勤奋刻苦,便可化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正可谓“风雨之后见彩虹”,“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器往往都是晚成的,我们不要过于着急!

纵观历史的许多帝王将相,他们大都是从苦难中、从弱小中成长而来的。弱者,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如纸,应有不屈之心!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很糟糕。唯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才能苦尽甘来,享受狂风暴雨后的成功与喜悦!

结语:

人生,最大的运气,不是捡到钱,也不是中奖,而是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人,或者看了一本书,别人打破了你的原有思维,带你走向更高的境界,这才是人最大的运气!我们若能在认知层面尽早突围,就如找到了“大道”一样,我们也会越来越幸福、成功、充实!

老子《道德经》中的以上3句话,非常经典,可以让人瞬间成熟,胜读十年书,我们越早知道越好!朋友们,让您瞬间成熟的是那句话呢?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网络,版权属原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