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殊的春节,大家都在关心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消息。特别是儿童病例出现后,群里很多妈妈在问:
孩子口罩怎么选?不肯戴咋办?
孩子打疫苗要不要推迟?
乳铁蛋白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是真的吗?
.....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搞清楚,孩子防护路上遇到的那些问题,到底该怎么做。
1
孩子口罩应该怎么选?
N95最好吗?
首先,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
1岁以上孩子有外出时都要戴好口罩,优先推荐医用外科口罩。
虽然N95的防护力好,但因为透气度比较差,可能会导致呼吸费力,所以不建议儿童使用。
市面上针对儿童的口罩,有分为1~3岁和4岁以上两种,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大小合适的口罩。
另外戴口罩前要先洗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建议每隔4个小时更换一次,如果口罩变湿或有污染要及时更换。
2
孩子不肯戴口罩怎么办?
孩子不肯戴口罩,可能和口罩太闷、太勒或是觉得害怕、不好看有关。
家长购买的口罩要注意适用儿童大小的,另外带有图案、颜色的口罩,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大一些的孩子,其实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讲故事、和孩子一起戴口罩的方法,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戴口罩,如何正确戴口罩,多试几次让娃习惯,减少娃的抵触。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一戴就摘,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出门,勤洗手,居家注意卫生和通风。
3
孩子口罩就戴了不到4小时,
可以继续用吗?
不建议重复使用。
首先重复使用不但口罩的防护效果下降,还可能造成内面的污染,造成感染的情况。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重复使用,要保证口罩没有被污染且在有效使用时间内,摘下口罩时要叠好(内面朝里)放在干净的密封袋里,避免内面污染的情况。
4
乳铁蛋白、VC能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并不可以。
网传乳铁蛋白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虽然母乳中的乳铁蛋白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但单提炼出成分能否起到相应作用,目前还存在争议。而VC在一些疾病治疗中,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并没有预防和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另外益生菌、牛初乳也是如此,提高免疫力,从来不是单靠某种营养能做到的。
要想提高孩子免疫力,日常要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营养,适当运动,来帮助免疫系统建立。
5
孩子疫苗到时间了,能不能推迟打?
没有特殊情况,按时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但如果有某些情况,比如孩子生病、出远门等导致延迟,只要及时补种就可以了。
对于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短时间的中断不会让之前的“白种”了,具体的补种方案可以电话咨询当地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
但有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如狂犬疫苗,被咬伤需要当天去接种。又如13价肺炎疫苗,这类有严格时间限制的疫苗(超时不能补种的),就需要去接种。
另外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除了新型冠状病毒,还有流感,麻疹等,如果暂时没法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就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加强防护,避免孩子被感染。
6
带孩子去打疫苗/看病,
要做哪些防护?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还是尽量少往医院跑。
小问题可以网上问诊或电话咨询的方式处理,如果家长无法处理必须去医院时,要注意几点:
就医提示
带好随行物品:口罩、水杯、医保卡、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
减少室内停留时间:候诊及疫苗后的留观时间可以带孩子去户外空旷处等待,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注意手部卫生:家长和孩子都不要随意乱摸物品、揉眼睛,回家后及时换衣服,还有清洗手、脸、耳、口、鼻。
7
在家闷太久,能带孩子出门透气吗?
疫情发生强度较高地区,孩子还是要减少外出,特别是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
疫情不严重的地区,家长和孩子做好防护,戴好口罩、手套等,到通风、人少、空旷的户外场所进行活动。同时,手不要乱摸,不用手去接触眼口鼻,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换衣洗手。
8
孩子用什么洗手产品比较好?
不必特意给孩子用抑菌的洗手产品,选择普通香皂+流水洗手就可以。
一般来说,用流水和香皂持续清洗30秒,可以清除手上99.9% 的细菌。
特殊情况下没法流水洗手时,可携带免洗洗手液应急(偶尔使用),选择含酒精至少60%的免洗手液进行手消毒,用完要避免孩子吃手。
9
疫情期间,孩子饮食上要注意哪些?
首先要注意,一定要保证食物新鲜卫生,煮熟。
可以适当摄入一些高蛋白食物,鱼、肉、蛋、奶、豆类、坚果等,不吃来历不明的野海鲜、肉类、野生动物等。
另外注意均衡饮食营养,保证食物多样,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6个月以上宝宝每天可以适量补水,就餐上建议使用公筷或分餐,能避免交叉感染。
10
孩子咳嗽发热,
怎么区分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型肺炎?
判断孩子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型肺炎,可以从症状上区分:
除此之外,新型肺炎还需要满足流行病学史任意一条,包括: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先在家观察,对症护理,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3个月内宝宝有发热情况(腋温在37.5℃以上);
●3~6个月宝宝,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可以先测量体温观察,体温超过38℃,超过24小时要及时就诊;
●6个月~2岁孩子,如果发热不适,用退烧药后有缓解,可以继续观察,超过24小时要及时就诊;
●任何年龄的孩子发热超过3天时,均应就诊;
●其他异常:发热伴有呕吐、呼吸困难、皮疹、精神状态不佳等。
相信了解完这些,各位宝爸宝妈们面对疫情也能心里更加有底,不焦虑不放松,保护好自己、家人还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