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系列报道之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凸显防护物资紧缺短板
医疗物资储备制度亟待落地

 法治周末记者 陈磊

“目前,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供应仍然紧张。”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

在湖北省内,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多家医院由于防护物资紧缺,相继公开发布接受捐赠公告。在全国其他地方,随着疫情的扩散,防护物资缺乏同样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称,为应对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我国依法建立了医疗物资储备制度,此次医疗机构防护物资的紧缺,凸显了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在实施中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县级以上政府“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的规定亟待落地,同时,亟须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统筹整合全国疫情防控资源。

  多地医用防护物资告急

  凸显医疗物资储备短板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发布信息称,医疗物资即将全部用尽,紧急请求社会支援。

这已经是这家医院第二次寻求社会支援。此前,武汉协和医院发布公告称,急需社会爱心捐赠含护目镜、防护服、医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

武汉协和医院再次请求社会捐赠时称,这一次非常紧急,因为前线医疗物资不是“告急”,而是“快没有了”。

实际上,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暴发以及在全国范围的扩散,这样寻求社会支援的公告在各地接连发布。

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1月26日发布接受社会捐赠公告称,由于每日患者就诊量大,医务人员众多,为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的供应有序,医院开通接受捐赠渠道,接受依法合规捐赠的资质齐全的防护物资。1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发布公告称,开始接受社会捐赠。

在广东、四川、河南、安徽、湖南、上海、重庆等多个省(直辖市),多家医院也因为防护物资紧缺,公开发布接受社会捐赠公告。

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运输保障情况时称,目前,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供应仍然紧张。

当晚,湖北省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称,医疗防护物资供应短缺依然是最大的心痛。“直到现在,医疗防护物资供应短缺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克服,我们内心也是非常着急。”

曹广晶说,医疗防护物资短缺是当前防疫工作的焦点、难点、痛点,也是令人最揪心的问题。尤其是前线最急需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物资,一直都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教授王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戴口罩可以切断病毒通过飞沫传染这种传播途径,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防护物资,因此导致防护物资显得短缺。

在王岳看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拥有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等常规储备,但由于此次疫情非常严重,导致现有常规储备难以满足应对疫情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医疗防护物资的短缺,体现了我国现行的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存在“短板”。

在陈秋霖看来,随着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各地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但相应的物资储备保障机制没有跟上,医疗物资储备不够用。

  缓解物资供应紧张

  法律规定亟待落地

我国现行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可以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

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加强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第一条要求即是,“改革现行的国家医药储备体制,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制度,实行动态储备、有偿调用的体制”。

其中,中央医药储备主要负责储备重大灾情、疫情及重大突发事故和战略储备所需的特种、专项药品及医疗器械。地方医药储备主要负责储备地区性或一般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和地方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2003年年初,我国发生SARS疫情,N95型医用口罩、防病毒医用服储备量严重不足。

同年5月,国务院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2004年12月,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称,已经通过中央医药储备向武汉紧急调配各类应急救援物资,截至当日中午,中央医药储备共调用了防护服1.4万件、医用手套11万双;通过协调紧急采购,为武汉落实各类口罩货源300万个,落实防护服货源10万件,落实护目镜2180个。然而,这并没有缓解防护物资供应紧张的状况。

陈秋霖认为,这说明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很好落地,比如县级以上政府“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从实践中看来,基本储备还是有的,但明显不足以应对这种大规模的疫情。

在陈秋霖看来,未来我们亟须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意识和水平,落实医疗物资储备制度,针对不同级别的危机,保持相应规模的医疗物资储备。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将于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再次强调,“国家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用于保障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应急需要”。

 抢购加剧医疗资源紧张

  全国应统一调度防控物资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一旦全国多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疗物资储备制度还需要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与之配套。

根据王岳的观察,现在网购已经成为常态,像N95口罩这样的防护物资,在购物网站上很快被抢购一空,实际上一些人并不需要,但他们还是在囤积,反而造成医疗物资的浪费。

在王岳看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突发疫情时,政府有权力对这些防护物资统一调配,如果政府统一进行配给,根据不同的危机程度合理分配防护资源,有助于缓解物资紧缺难题。

陈秋霖同样认为,正是由于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的缺失,大家在普遍担忧的情况下都去抢货、囤货,造成急需的地方医疗物资紧缺。

对此问题,中央正在予以解决。1月29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及时协调调度防控所需医护人员、医用物资等。

王岳认为,传染病防治法再次修订时,应该把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纳入其中,同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出台实施细则,在操作层面作出制度安排,确保应急物资生产、收储、调运和接收等环节统一运转。

陈秋霖称,特别是全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时,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机制就应随之启动,由专门的机构予以实施,对全国的医疗物资统一配置,包括采购、分配、发放等,优先保障疫区医疗机构及人员使用。

“如果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就需要靠鼓励生产确保物资供应,考虑到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可以实行双轨制,企业生产一部分保疫区医疗机构及人员使用,一部分供应市场销售,同时允许供应市场的部分适当提价销售,解决医疗物资短缺问题。”陈秋霖说。

王岳建议,应对长时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过度依赖日常医疗物资储备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有应对疫情的生产能力,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鼓励企业扩大生产,确保医疗物资供应。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看来,防疫物资的发放是应对疫情的“最后一公里”。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武汉成千上万名抗疫医务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各界想尽办法募集的抗疫物资却堆积如山,甚至不能及时登记入库。这使得广大抗疫医务人员面临严峻的生命健康威胁,也使得社会各界捐赠的防疫物资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支振锋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物资不能按时登记入库和发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湖北和武汉两级红十字会人手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疫情来临,收发防疫物资的任务井喷,单靠红十字会的力量不足以担当重任,其实是必然的。

因此,建议湖北方面应该尽快在疫情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防疫物资后勤保障指挥部,负责协调、接收、存储、调配、运输防疫物资。目前更为稳妥的方式是,交由专业的物流公司尽快接手,确保尽快理顺工作流程,及时将防疫物资分发到广大医务人员手中。

在支振锋看来,军队在武汉也有强大的后勤保障部门,也是可以依托和求助的资源。必要时,也可以请求解放军负责防疫物资发放。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结束湖北地区防疫物资各自采买的局面。也可由工信部协调全国的防疫物资生产和运输,湖北省建立防疫后勤指挥部,统一调配、接收、分配、运输,借助物流企业的技术设备和人员车辆实现分类定点配送。

责编:高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