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119期)

彩票对于现代人而言并不陌生,彩民们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往往十数年乐此不疲。有这样一种现象不知各位注意了没有,凡中奖者,领奖时的表现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戴上面具,不知张三李四,领完奖就销声匿迹了,这是大多数。还有少数的一种是大张旗鼓地乐于成为舆论焦点,在镜头前摆足POSS大秀一番。

前者遮遮掩掩的原因是“害怕人知道”,要么怕儿子被绑架,要么怕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着、八辈子不来往的亲戚朋友突然伸手;后者也是一种害怕,是“害怕人不知道”,是彻头彻尾的显摆,希望中奖的消息一旦传出,便可以呼风唤雨,从此改头换面,要什么就来什么,让世人羡慕嫉妒恨去吧。

两种中奖表现天壤之别,前者是把钱捂严喽,后者是把钱亮开喽,但有一个共同的发端,那就是“钱”。不用我说,各位看官自然明了,这“钱”当然是来自彩票的奖金喽,那么现在有个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彩票,全是以真金白银做彩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在清朝末年,彩票名目繁多,彩头更是五花八门,有奖真金白银的、有奖房产土地的,甚至还有“奖励美女的”。说来您还真别不相信,晚清时候的江南就有这么一出彩票,头奖不给钱,而是将闻名遐迩的美女“江南一枝花”嫁给中奖者为妻,因此女美貌无双、名头甚大,对其仰慕者甚众,前来捧场的人数以千万,甚至有人不惜倾尽家产买她的彩票,但终成竹篮子打水,着实令那些垂涎者好不丧气。

但有一哥们儿,手气端的不错,名字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他姓赵,在家排行老二,就让我们权且叫他赵二吧。赵二是个光棍,平时游手好闲,本对彩票毫无兴趣,但有一日,他途经围得水泄不通的投注现场,看着投注者争先恐后、急头白脸的样子顿感可笑,突觉脚下一硌,抬起一看,但见脚下踩着一块投注者拥挤排队时遗落的碎银子,赵二捡起银子,本想去酒馆点几样好菜,喝几壶好酒,但一看海报上“头等奖美女一名:江南一枝花”的广告,马上改了主意,用这块捡来的银子买了一张彩票,结果怎样?本回分解。

(一)疯狂的清末民间彩票

暂且放下赵二不提,先说说清末时期的彩票,可以不夸张地用一个词来描绘,那就是“疯狂”。当时的彩票又叫“发财票”,彩票之疯狂,不仅在于彩头花样繁多,发行更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谁都可以支个摊子捞一把,先说说民间。

“发财票”嘛,民间彩票主要是为了敛财,但发行者都很守规矩,彩头标好的是什么,最后就一定兑现什么,非常注重诚信,返利率近7成,深得民众追捧。民间彩票的发行也很简单,只要你财大气粗,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给朝廷上缴足够税款,都可以发行。湖广曾有一个刘姓大地主,儿子去了趟南洋,受国外彩票盈利的诱惑,回来便撺弄老爹卖彩票,头奖彩头5亩旱田。

可彩票是洋玩意儿,当地人并不买账,投注者自然寥寥无几,可偏偏头奖被人抽了去,刘大地主只好自认倒霉,白白折了5亩地,气得半身不遂,整天大骂儿子瞎胡闹。可刘家公子却不这么想,5亩水田换来了诚信二字,便背着老爹再做一次打算翻盘,这次的彩头是20亩上好水田,外加10头耕牛。

由于第一次彩票诚信兑现,可悔青了那些观望者的肠子,二次彩票消息一出,马上带动临近十几个府县的人前来投彩,可在最后开奖的时候,头奖竟然落空,刘家赚了个足,全家移居上海,盘下十里洋场众多的商业旺铺,刘家从此富甲一方。

刘家发行彩票致富的消息一时成了社会焦点,人人都想一夜暴富,曾记载,黄侃某日占得一个“三上上”的卦,立刻买了彩票,果真中了头奖,便用这笔钱在南京蓝家庄购买了一处大宅子,并按照自己的设计重建构建、装潢。虽然文中没有详载,但从其宅子规模,便足见这笔彩金的数目肯定不小。

如此诱惑之下,各行各业纷纷跃跃欲试,有房子的拿房子当彩头,有店铺的拿店铺当彩头,以此诱惑人们实现“发财梦”,更有甚者,妓院居然也发行彩票,奖品是“名妓领回家”,还鼓励本院妓女本人购买,假如中奖了,权当给自己赎身了,如此挖空心思,疯狂到了极点。

(二)不堪割地赔款重负,不平等条约滋生的官方彩票

直至清朝末年,不堪300余条不平等条约的沉重包袱,朝廷国库空虚,已再无偿还之力,无奈之下,便有了另外一个民间集资的馊主意即官办彩票,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洋务派、湖广总督张之洞。

1901年11月,张之洞奏请朝廷,打算在汉口发行一份名为“湖北签捐票”的官办彩票,他给清廷算了一笔细账:《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廷被战胜各国(共11国)要求赔款4.5 亿两白银,按年息 4% 分 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 亿两,清政府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分摊到底下各省,仅湖广一地,就被摊派每年120万两白银。

但张之洞也没钱,当时湖广财政赤字已经高达 90万两,那咋办?发行彩票呗,兵不血刃地让百姓主动掏钱,高招哇,朝廷当即准奏。

有了朝廷许可,张之洞便效仿朝廷做法,也把彩票摊派下去,先从官员开始,知府500张,知县50张,层层类推。对于老百姓依然如此,按照家庭收入进行摊派,收入多的多买,收入少的少买,但不得不买,如有藏奸耍滑少买了的,加倍罚买!

曾有一个较为殷实的人家,摊派了2张,却买了1张,被举报后抓到官府,被判再买2张、加罚2张……如此官民共同摊派,竟然收获颇丰,此后十年之内,“湖北签捐票”共发行近120次,扣除成本及返奖部分,实际利润竟高达720万两。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清廷除了为偿还赔款发行彩票之外,每逢天灾人祸、赈济灾民,也会发行彩票,但不会摊派,全由百姓自愿购买,但是百姓早已厌倦了摊派式的彩票,对那些赈灾彩票基本无人问津。

(三)为赈灾民、美女以身相许充头奖

1911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大洪灾,百姓民不聊生,而朝廷早已无暇顾及,只能发行彩票募款赈灾,因为以往摊派的多了,致使赈灾彩票竟然无人问津,眼见无数灾民每日病饿而死,而买彩票者又寥寥无几,正在官员们无计可施之际,场外突然传来清脆的女子声音:“在场的各位听好了,这次赈灾彩票不管是花儿乞丐也好,80岁老翁也罢,只要他摸得头奖,我就嫁给他。

众人循声望去,人人睁大了眼睛,此女非别,正是名冠苏州府,美貌绝伦的“江南一枝花”,因其姓名无从考证,权且称呼她“花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姐早已是江淮一带人皆仰慕的第一美女,她此言一出,顿时刺激了无数男人的荷尔蒙,赈灾彩票随即供不应求。那么她本是江南一枝花,为赈灾民甘当彩票头奖以身相许,结局如何?且往下看。

这就要提到开篇时那位赵二童鞋了,如前所述,他用捡来的碎银子买了彩票,结果还真就中了头彩,把赵二乐的差点背过气去。开奖之日,当他流着口水前来兑奖的时候,却被告知奖品早被人领走了。是谁抢先一步抱得美人归呢?请往下看。

(四)穷秀才痴情卖家产、一枝花感恩共私奔

或许您会问,不会是彩票作弊了吧?难道出了两张头等奖?那也得二一添作五,不能独吞的不是?哈哈,各位看官想错了,抱得美人归的那个人,根本没中奖。

如前所述,花姐一语既出,投注场顿时不分昼夜排起长队,其中有一名叫李鉴清的穷秀才,他久慕“江南一枝花”之名,因为家贫,不敢有非分之想,但这次花姐公开“招亲”,让李鉴清顿生无限希望,他索性豁出去了,将祖屋祖产全部卖掉,买了一大堆彩票,可连根奖毛都没捞到,李鉴清羞愧难当,竟然害了相思病,一病不起。

穷秀才李鉴清做梦娶媳妇,却落得个倾家荡产,一时成了天大的笑料而广泛流传,可当消息传进江南一枝花的耳朵里时,花姐却不由得为之怦然心动。为了你情愿付出一切的男人,如此痴情,夫复何求?于是花姐带着大量积蓄珠宝,与李鉴清隐姓埋名,远走高飞了。

(文/说历史的女人·九妹)

参考资料:《世载堂杂忆》、《文明小史》、《清末中国第一次彩票热始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