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古文还是古诗中,无论男女,用的都是“他”。

例如秦韬玉的“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还有红楼梦里的“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这里的“他”就是后来薛蟠的小妾香菱。

不止是香菱,还有林黛玉、凤姐这些,旁人提起她们用的都是“他”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涉及到了汉字的发展。

在古代其实,“他”并没有男女之分。

一直到了民国,才有学者提出女性应该也要有属于自己的“他”。

这个学者名为刘半农,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他出生于一个清贫的诗书之家,从小聪慧过人,传闻他6岁便能作诗。

19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四年后毕业的他回到了母校翰墨林小学任教。

在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积极响应,赴清江参加革命军。

中华书局成立后,他在书局担任编译员,并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包括屠格涅夫、安徒生、高尔基等人的著作。

在阅读和翻译外国作品时,他发现外国人有“he”和“she”的区分,可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无论男女的第三人称都是“他”。

其实不止是刘半农,当时很多文学工作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遇上“she”,常常是以“他女”、“那女的”来代替,十分拗口别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四前后,有文人提出用“伊”代指女性,由于在古代文学中,“伊”本身就有女子之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以国民接受度还是挺高的,包括鲁迅先生早期的一些作品中也曾用过“伊”。

1917年,刘半农突发奇想地以“她”字来代指女性。

很多人都说是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其实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古时候便有了这个字,只是一直不为人所关注罢了。

不过在那时,刘半农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公开,只是在文人圈里小范围地流传,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曾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建议“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

因为周作人的这篇文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刘半农的这个提议,并因此引发了一场文字大战。

先是一个笔名为“寒冰”的人在《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这是刘半农的错》。在文章中,他指出新创“她”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吾”、“汝”这些也没有男女的区分,“他”也没有必要。

有反对者,自然也有支持者,《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一篇名为《她字的研究》的文章,表明了对刘半农的支持。

而寒冰随后又发表了一篇《驳她字的研究》,一场关于“她”字的争辩就此达到了白热化,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当时的刘半农并不在国内,而是在欧洲留学,但他时刻关注着这场争论。

1920年8月,他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她”字问题》,在文章中他指出了关于使用“她”字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社会上很多进步青年和有识之士的支持。

但是很多封建保守派却一直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很多女子都无法接受这个提议。

在她们看来,既然是“男女平等”,为何不能共用“他”?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对女性的歧视,刘半农因此被女性痛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他9月的时候发表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并由赵元任谱曲,广为传唱,这场骂战才渐渐平息,人们都开始接受“她”字的使用。

其实早在1917年,刘半农刚提出“她”的时候,就被人痛骂,一直到1920年,也就说持续了整整3年。

如果换做我们,能否忍受这长达三年的谩骂?

他发明了一个字,被女性痛骂,如今人人都在用,他的伟大由此可见。

不知怎么看“她”字的创新?

- END -

作者:凯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