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马骏 王昆鹏 见习记者 吴淋姝)今日(1月30日)新京报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一工作人员,了解到该所科研人员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已筛选出几种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11时许,新京报记者探访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新京报记者 马骏 摄

今日11时许,新京报记者到达武汉病毒所,正在该所大门外值守的保安称,外来人员暂不允许入内。随后,记者致电武汉病毒所一工作人员获悉,该所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动物模型建立、疫苗研发等工作。

目前已筛选出几种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筛选结果已向国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报告,供综合研判后指导医疗救治。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该所已实现2019年新冠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冠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在动物模型方面,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据悉,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病毒所便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收集和标准化入库工作。该所于2020年1月2日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称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病毒毒株。该毒株资源已于1月9日按标准完成国家病毒资源库入库。1月11日,武汉病毒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发布,实现全球共享。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