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大片都已经开启预售,最引人注目的《中国女排》却在临上映前改为《夺冠》,让许多观众非常意外。而围绕改名风波的是是非非,更是引发了很多粉丝的不同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中国女排》的制作团队非常强大。拿下金鸡、金像、金马三大奖的导演陈可辛亲自执导,票房保证巩俐、黄渤、实力演技派吴刚以及中国女子排球队倾情加盟,有燃点有热血,票房预订40亿都没问题,拿了一手好牌的《中国女排》怎么就突然改名了呢?

《中国女排》知名编剧史航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词大家都看出来了:中国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不仅知名度高,更是全体国人的骄傲。在一代人的心目中,女排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包括袁伟民、陈忠和等教练员,也包括郎平、孙晋芳、赖亚文、陈招娣、朱玲、梁艳等代秀运动员及陪练员、队医等很多黙默无闻的辅助岗人员,正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和各自的巨大贡献才汇聚成了女排精神。电影应该真实地反映女排这个整体的奋斗历程,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中国女排精神,更是几代女排姑娘们、历代教练们共同努力付出铸就的钢铁不屈精神。

这部电影主打的就是女排精神。观众愿意为之买票,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的原因,就是带着尊敬,真情实感去这部电影。也就是说电影一旦上映,基本都当纪录片在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86年到2000年长达15年的时间,女排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拿过金牌。

2000年,陈忠和教练接任女排教练,这是女排最低谷的时期。也蕴含着女排全面崛起的契机。

经过3年磨合,她们拿下了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忠和教练带领中国女排3:2逆转夺冠那场比赛,用燃爆来形容都不过分。直到2015年世界杯金牌,都是女排精神的延续。

也就是说,《中国女排》应该当纪录片拍更为合适。拍成商业片看自然要为了票房,为了轰动效果对人物做出一定程度的改编,而改编就要承受质疑,这也是改名的原因之一。而那些不了解陈忠和教练带队的真实情况的00后小观众们,就会以电影传递的人物性格来看陈忠和教练。这才是很多人批评,不认同这部电影的原因。

不过庆幸的是,这部影片还是能如期在大年初一上映。不过没看电影之前,仅凭着预告对影片就做出的评价也许不准确,现在不好妄下结论。看完再说,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