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25岁,研究生毕业,初入职场,从琐碎小事做起,同质化严重,成长甚微。

30岁,事业总算有了起色,可结婚生子家长里短,时间被家庭分走,无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

35岁,父母已老孩子尚小,责任山大却精力大不如前,更要和公司里如狼似虎的年轻人竞争,此时莫说是学习了,就是坐下来安静喝杯茶的心态都难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不小心,人到中年。

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其实,没有方向的瞎努力,只能自己感动自己,越忙碌反而越退步。

1.真正的成长,是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而非被动的接受、随波逐流。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叫做锐化。”

生活的磨难可以倾诉,偶尔的超越还能让人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可主动学习是选择一层一层的剥开自己的心,人只会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不管给学习披上多少光鲜亮丽的外衣,都无法掩盖它枯燥的本质。而人的底层思维是娱乐,学习这件事,归根结底是反人性的。

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记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世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主动学习的道路永远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径,哪怕路的前方是绝胜景色。

2.延迟享受让你受益匪浅

那些不学习的人真的不知道学习之于成长的重要性吗?不,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学习带给自己的巨大效益,但相比这份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的收获,他们更乐于沉溺于眼下的休憩娱乐,哪怕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

“活在当下”一词的风靡无不反映了诗人大家对“延迟享受”拒绝态度。

可真正的长久的意义感来自于成长,来自于延迟享受时的默默蓄力。

小明和小红每月都只有5千块的收入。

小明追求生活品质,每月都要去看电影、逛展览、买衣服,社交活动多不胜数。虽说每月都是月光族,银行卡里只有几千块的存款,但小明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快乐,毕竟享受人生才是活着的真谛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红当然也想过有质量的生活,但她清楚的明白,就凭这每月一点的死工资是远远没有消费自由的。于是,她主动学习理财知识、关注财经新闻,每月宽打窄用节省下的钱存起来去投资基金定投,利用并不宽裕的休息时间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详尽的资产配置计划,每天都忙到起飞,生活质量堪忧。

五年过去了,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告破产,“活在当下”的月光族小明看着自己仅剩的两千元余额举步维艰,在找到下任工作前他连房租就要交不起了,可究竟还能不能找到份不错工作,小明不知道。现在别说生活质量了,生存都是个问题了。而小红,凭借自己过去5年的付出,生活丝毫不被裁员所影响,正打算乘着机会去国外海岛玩一圈,给自己放个小长假享受下生活再考虑后续安排。

你付出的所有都不会辜负你,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周国平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过什么样的生活,活成什么样子的人,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今日留言:工作之余你还有哪些学习计划?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