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是一个很奇特的王朝,就连造反都是具有连续性和戏剧性的,这么高风险高难度高技术的职业,朱家人连续三代都热火朝天的去发起。只是,不是每个造反的都是幸运儿,朱高煦很明显就不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还被自己人抓起来送给朱瞻基就有点过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反最重要的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些条件不是自己创造了条件就能上的。朱元璋的造反是在郭子兴的基础上,抓住了元朝没落大势已去的机会,一路打下江山。朱棣的造反是在朱元璋为朱允炆清扫完障碍没有得力干将,又急着削藩造成的藩王联合造反,一路南下篡位成功。而朱高煦明显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先从舆论的角度来看看。别人造反都是引而不发等待时机的,朱棣装疯卖傻骗过了朱允炆才最终发力造反。但是朱高煦不是的,这位老二还没举旗呢,全天下的人就都知道他要造反了,所以在最开始他就失去了舆论阵地。

从天时来看,不管剧中如何编写,太子朱高炽正统继位,已经获得了天下的认可。没有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借口盲目的发动叛乱是自找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利来看,在山东乐安,离天子脚下近,一有风吹草动的北京都一清二楚。所以朱高煦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北京的严密监视下进行的。

从人和来看,天下苦战久已。有一个好战的朱棣已经把大明王朝掏空了,从靖难之役开始,到五次亲征漠北,大明王朝已经支撑不了大型的战事了。

朱高煦在剧中最擅长三件事,一个就是给钱,见人就给钱,收买人心,然而因钱生利的交往往往关系都比较薄弱。二个是勇猛,打仗那是一把好手,每次都随朱棣冲锋陷阵奋力杀敌,也深得朱棣的赏识。三是浅谋,小聪明太多还自以为是,喜欢摆弄造是非,在谋略上甚至不如老三。

然而,他遇到的是太子爷,这位和蔼可亲大智若愚的朱高炽,已经把一切都布局好了,从朝廷到军队到藩王,似乎都在等着看汉王怎么样来作死。

《大明风华》在朱高煦的这个角色上也是给了足够的镜头,让汉王在作死的路上变得有那么一点高大上了,当然俞灏明的变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然而在《明朝那些事》里面,朱高煦就被贬得不知所谓了。当然,最终的事实就是朱高煦失败了,历史是成功的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