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哪部悬疑类电影,罪犯可以在最后一刻嘲笑警察、并逃之夭夭的话,那么印度《天作谜案》肯定是其中之一。

《天作谜案》上映于2017年,被观众称为印度版《看不见的客人》。影片以“两个嫌疑人、三桩命案”的方式进行展开,讲述了一场“男人的嘴要是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的嫌疑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影片的结尾,导演更是设计了“罪犯进行自白并逃之夭夭”的结局,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一、影片结局

在《天作谜案》中,影片的最后十分钟可谓“料点十足”。在结尾,警察无意中听见妻子谈论小说主角是因为用药过量死亡;并且从法医处知道,原来作家妻子的药物被人加了三倍的剂量。进而推断出原来自己放错了人,作家才是真凶。

不过此时作家已经不介意警察是否知道真相,因为他已经在飞机场,准备坐航班飞往他的庇护地——英国。所以为了感谢警察的“帮助”,作家打电话给他,承认了一切:出卖受害者名字使得作品大卖的人是他;在妻子的药物中加入三倍剂量的人是他;谋杀律师并且成功嫁祸给律师老婆的更是他。

原本以为,如此狂妄的一个犯罪嫌疑人,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遭受到“正义的惩罚”。但在最后一个乘客登机的悬念完结之后,这架飞机就这样载着作家飞向了他的庇护国,只留下警察无可奈何的身影。

而这一场《天作谜案》,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人借助真相获益,有人借助谎言、而我借助的是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为何设置这样的结局

其实很多观众对于影片设置这样的结局,感到有点“意难平”。毕竟在观众的认知里,正义得到伸张、坏人得到惩罚,才是一部影片应该秉承的结局。

可是,《天作谜案》打破了观众的惯性思维,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1、这样的结局,符合作家的高智商

在《天作谜案》中,作家可是主导了一切剧情。不论是为了新书大卖故意泄露受害者名字、还是在妻子的心脏病药物中增加剂量、又或者是巧妙的运用律师妻子出轨来将杀人案件嫁祸于她,作家都在整件事情中占据着主动的地位。

而在片中,面对警察从开始的怀疑、到确定他就是杀人凶手、再到最后的为他辩解,无罪释放,作家都真实的演绎了一个“戏精的诞生”,用他小狗一般“可怜兮兮”的眼神、以及缜密的思维逻辑,将警察玩弄于股掌之中。

而这样一个有颜值、又高智商的作家,用观众的话来说,值得有这样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

2、结局其实切合实际

在《天作谜案》中,作家的身份是一个英国公民,而印度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对于英国公民显然是特殊对待的。所以在影片中,即使作家身上背负着“两条命案”嫌疑,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警察也只能有三天的时间办案,否则作家可以随时走掉。

而当警察匆匆赶来,想要在最后一刻将作家拿下的时候,作家显得那样的从容不迫。毕竟当时作家已经过了安检,坐上了“飞往英国”的航班。此时的他,早已经不受印度当地法制的监管。

而这样的一个“英国公民”的身份设置,为作家最后能够逃脱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这样的结局更加的有力

相对于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样的故事结尾,作家犯罪之后,最终逃脱法网制裁的结局,给了观众极大的心理落差,让观众对这部影片产生“恨意”。不过同时,也会对这部影片更加的感兴趣。

而这样的影片结局,也无形中增加了影片的力度,让观众看到一个更不一样的世界。毕竟这个世界里边,不仅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同时也会存在很多的“法外之徒”,毕竟法律也不是万能的。

所以,一部影片除了传递正能量之外,“不那么完美”的结局更会引起现实的思考。

三、结语

不得不说《天作谜案》不愧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单单从影片在结局的设置上,用一个“挑衅加逃之夭夭”的结局,不仅仅狠狠的抓住了观众的胃口;同时更是切合了影片人物本身的设定。

而这样“意料之外”的结局,虽然对于始终贯彻“爱与真诚”的观众来说,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意料之外”的好。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