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候,神童、天才总能引起人们孜孜不倦的话题。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那些天才、神童们将来的成就,对其感情生活的关注远远不如那些明星大腕。然而,曾有这样一个13岁就上了北大的天才,她的婚姻生活却引起了人们的争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13岁就被北大录取的天才叫田晓菲。1971年,她出生在哈尔滨,父母都从事文字工作,所以她从小就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她4岁的时候,父母到天津文联工作,田晓菲就这样在天津市文联大元的地震棚里开始接触到了文学。还在《天津日报》发表了第一首诗,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出版了5本诗集,很多天津的老作家都是她的忘年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田晓菲7岁的时候,一次偶尔从抽屉中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是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母亲告诉她,这就是北大。从那时候起,田晓菲对北大就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想象,立志成为北大的学生。没想到,这一愿望很快就实现了。1985年,就读于天津13中学的田晓菲因为诗歌创作获奖和出版,被北大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那一年她13岁。

在北大校园中,田晓菲结识了同为北大校友的査海生,也就是著名的诗人海子。当时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同样是小小年纪就被北大录取,同样热爱诗歌,田晓菲和海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曾拿着自己的诗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大三时,田晓菲16岁,在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她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成为了田晓菲的代表作,更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中。

1989年,田晓菲毕业,也是在同一年,她听闻了海子自杀的消息,那个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最终没能坚持下去,这让田晓菲备受打击,很长时间里她都没有写过诗歌,而是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最终,田晓菲还是选择了出国留学,并在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随后,20岁的田晓菲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并在1998年的6月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了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在田晓菲攻读博士期间,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成为了她的博士生导师。斯蒂芬·欧文的中文名字叫做宇文所安,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国古典文学非常热爱,更拥有詹姆斯·布莱因特·柯南德特级教授这一最高级别的职称。

宇文所安欣赏这个中国女孩聪明、勤奋,而田晓菲更是敬重宇文所安的博学与才华。田晓菲毕业后,宇文所安向她表达了爱意,而田晓菲也说服了家人,最终选择接受这个比自己大很多的外国教授。1999年元旦,两人在美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网友对于田晓菲这位北大才女嫁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美国“老头”感到万分的不解,更对她更改国籍表示不满,认为她忘恩负义,辜负了祖国对她的培养。可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爱情不分民族和年龄,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两人得以冲破年龄和国界的阻碍,得以携手走到一起。

其实,小编更愿意相信这位才女是嫁给了爱情。首先文学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作为曾经哈佛最年轻的博士生,如今的哈佛大学教授,田晓菲的能力和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并不需要借助老公的力量,也能够有一番作为。而且,我们知道文艺的女生都是比较感性的,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忠于自己的情感。

事实证明,田晓菲并没有选错人,她和斯蒂芬·欧文教授的感情生活也一直很稳定。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更何况也有很多华裔的外籍科学家,虽然国籍变了,但是血脉永远无法割舍,他们也都在用另一种方式为国家、民族乃至世界默默地做着贡献。还是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