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诗词种类繁多,大多都是诗人的有感而发,而指定题材的诗作比较少。比如说如果在诗的题目之中有"赋得"两个字,大多都是参加科举应考之作,不过也并不完全,比如说在送别诗中也属常见。在送别的场合,诗人赋诗也经常被限定题目,只不过由于题目被限定,诗人发挥起来自然有所不便。所以一般来说,这类诗文中佳作确实是比较少的,而其中最为经典的"赋得诗"绝对是白居易的这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是我国唐朝时期十分杰出的一位诗人,他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一直以来被人们冠之以"诗王"之称谓。这首诗的题目就是被限定为咏古草原送别,所以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要写到草原,要写到送别,只能从其中找到关联才能落笔。于是白居易在《楚辞》之中找到二者的关联: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这两句诗本来只是感叹王孙不归,没有正面写离别,可是在盼归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到其实已经包含离别,而那种感情则是由春草所引出,这样一来,草与送别之间就有了关联。而这也是白居易这首诗的尾联之所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萋萋"两个字既是形容春草,而另一方面也是形容分开之时的那种感情。

这首诗的颈联写的也很好,远去的人沿着那条古道离开,经过荒城而走向更加遥远的地方,芳草蔓延在古道的两旁,有些甚至已经长到了道上,而在阳光之下,碧绿色连接着荒城,竟将那荒城衬托得有些许生机。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说古道以及荒城之上长满青草,而是将笔墨的重点写在草的茂盛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之后,朋友们不难发现,诗人在这后4句中,倾注了很多心思,但是这首诗最为著名的却并不是这几句,而是前4句。前4句的经典自然是不必多说,连小孩子也能够朗朗上口,诗人在这里给人一种毫不费力一气呵成的感觉,可是却极有感染力,尤其是那蓬勃的生机更是令人感到动容。

那茂盛而又浓密的原上草,每到秋天便枯萎,到春天之后又开始欣欣向荣,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野火或许能将它上面的叶子烧焦,但是却无法烧毁它的根,等到来年春风再次吹来的时候,它依旧会如往年一样长出新芽,这生命力是何其旺盛呀!诗人通过描写古原上的野草,将与朋友离别时的那种不舍抒发得淋漓尽致,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首生命的颂歌。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可这却仅仅只是白居易在16岁时所做出的作品,是他参与科举考试时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同样是这年,他科考及第,没多久之后就名满京城,开启了"诗王"的传奇!其实每个人在品读这首诗的时候,总会品出不一样的意境,你在品读这首诗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