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好得多。——卓别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人天生就有利己心,对于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会引起我们内心的抵触情绪,我们会本能地拒绝。

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因为以往的某些经历,导致他们不懂得拒绝别人。对于别人提出的违背自己意愿的请求,他们虽然内心不愿意,想要拒绝,却不知道怎样说出口。

拒绝原本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不懂得拒绝其实就是一种能力的丧失,是心理不健全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认为,这种不懂得拒绝的现象是讨好型人格的具体体现。讨好型人格的形成与成长的经历有关,其中幼年的成长影响最大。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小时候大多都是乖孩子,他们听话、懂事,很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在父母和老师的诱导下,形成了这种讨好型人格。

大家都看过动物表演吧,驯养员引导动物完成指定的动作,就是通过这种诱导的方式进行的。

根据驯养员的指令完成指定的动作,海狮就能得到驯养员的食物作为奖励,经过长期的训练,海狮知道了只要完成动作就有美味的食物,所以每次驯养员做出指令,它们都会按指令完成动作,以获取食物。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完成作业,每次我们完成作业后,父母都会夸奖我们,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买礼物。如果我们拒绝,不写作业,会引起他们的愤怒,有时会给我们相应的惩罚。

在这种奖惩机制下,我们内心即使不想写作业,想要出去玩,也不会拒绝父母的要求,因为我们想要得到父母的夸奖,想让父母高兴,所以我们压抑内心的意愿,乖乖写作业。

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会让我们潜意识里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也就是满足别人的要求,让对方高兴。

讨好型人格是不健全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学中,人是以自我为中心去感知身边的事物,所在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最在意的首先应该是自己的感受,然后才是其他人的感受。

有的时候由于客观因素的需要,我们会去抑制内心的感受,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是我们思维干扰的结果。

但是这与讨好型人格有很大的不同,讨好型人格是丧失了拒绝的能力,并非理智作用下的结果,而是长期作用下的心理缺失。

这一类人基本都是生活中的“老好人”,对于其他人是有求必应,有时候其实他们也想拒绝,但是却开不了口,所以虽然内心万般不情愿,却还是成为了别人的免费劳力。

不仅如此,他们还很容易成为推销的对象,经常会买一些自己根本用不到的东西。这类人心地善良,但活得很累,往往看起来人缘不错,但把他当成真心朋友的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人眼中,蒋方舟是一位“天才文学少女”,小小年纪就凭借着过人的文学天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大学毕业后更是成为了《新周刊》的副主编。

但是根据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的讲述,她有着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在外人眼中,她风光无限,是一位完美女孩。只有她自己知道,讨好型人格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在她谈恋爱期间,有一次她男朋友给她打电话,在电话中她男朋友骂了她两个多小时,这个过程中她一直给她男朋友道歉,但是她男朋友认为她的道歉很不真诚。

两人挂了电话后,她男朋友还不停给她打电话,蒋方舟看到来电显示上她男朋友给她打的密密麻麻的电话,她吓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对她男朋友说,“以后不要给我打电话了”。

由此可见,讨好型人格这种不健全的心理现象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如何学会拒绝他人

要想学会拒绝别人,首先得打破讨好型人格的束缚,具体来说,你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是正视自己的情绪需求,不要压抑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拒绝他人,就是因为别人的请求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引发了我们情绪上的抵触,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拒绝别人最根本的原因。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会压抑自己的这种抵触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得正视内心的情绪需求,不再压抑自己。

第二是要承认人是自私的,这一点是很多人都羞于承认的,他们觉得自私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在别人提出请求时,他们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自私,应该多为他人考虑。

自私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人的自我保护,有时候自私一点并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

第三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于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刚开始改变时,肯定会引起别人的不适应和反感,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你的有求必应,所以当你对他们说“不”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适。

不要因为他们的反感和不适就停止你的改变,人是会慢慢习惯的,一段时间之后,等他们适应了你的改变,你会活得比之前轻松得多。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没必要讨好谁,不妨从今天起改变自己,拒绝讨好型人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