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传统文化,孔子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社会,以至不少人把中国定性为“儒教国家”,把孔子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甚至上升到儒教教皇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孔子的思想还有没有时代价值,有没有可能让中国变得比西方更加先进呢?

日慕乡关认为毫无可能,甚至有可能拉着我们走回头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诸侯割据又让社会思潮无法统一,于是各种思想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什么道家、儒家、墨家,不一而足,据统计,这段时间共计产生了189家独立的学说,4324篇著作,百花齐放可谓实至名归。后世选取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统称为:九流十家。

儒家思想只是九流十家中的一员,虽然孔夫子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治世理念,但就当时的影响力而言,说不上出类拔萃,更谈不上代表中华文化!

转折点来自汉武帝上台以后,汉家天下经过高祖、惠帝的休养生息,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国库开始充盈,社会趋于稳定,立志做大有为之君的汉武帝决心一扫前几代人老黄无为的治国理念,大干一场。

中国人做事,讲究名正言顺,汉武帝想改弦易张,就地在思想上做好铺垫,一番比较之后,他选中了儒家思想的继承人董仲舒。

董仲舒在孔子“仁智礼义信”的思想上做了一些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同社会地位、身份地位对应不同的权力,彼此之间不能僭越。其精髓在于,把国家政治用社会地位的形式固化下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仲舒的思想,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生产力发展有限,在生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放任自由竞争,必然带来秩序的混乱,如果混乱一旦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危及皇权。而在君臣父子这套礼节推广发行并得到社会遵从以后,各阶层得以各司其职,各安天命,对统治者而言,这样做意味着社会的固化,国家的稳定;对广大百姓而言,孔子思想可以有效处理家族、邻里、官民之间的纷争,上下尊卑,长幼有序,正因为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官民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孔夫子的理念。

当然,如果社会丧失流动性,完全固化下来,也会引发一些人的不满,于是从汉代开始,朝廷以察举制的形式从社会选拔官员,充实到统治阶级队伍中。这种做法既可以看作是君臣共治天下的一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上层社会为底层百姓打开了一扇窗户,那就是:通过做官,就能改变社会地位,进而改变命运。

隋唐时代,科举制代替察举制,社会流动方式进一步制度化,此后各色读书人抱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念,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源源不断的走入官场。如此一来,天下豪杰,尽入瓮中,中国社会的“官本位”,便源于此处!

合理性说完了,再说不合理性。

人被社会可以划分为三六九等,并用一系列思想固化下来,看似稳定,实则把整个社会的发展装到了一个叫做“子曰”的小瓶子中,政策、法律、道德都要从孔子的言语中去寻找依据,任何超出这一范围的举止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轻则夺爵贬官,重则杀头流放。

这样做不仅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让所有人都把心思都用来引经据典、讨好上官,于是整个社会变得守旧、死板、道德沦丧。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以后,不少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只是科技的落后,文化方面依然有可取之处,张之洞推崇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是基于这一认识,“戊戌变法”中慈禧也提出,其他都可以变,唯独“三纲五常”不能动。

这些思维要么抱残守缺,守着自己的小利益不撒手,要么对文化与科技的关系看不清楚,文化与科学,就好比是田地与庄稼,播下跳蚤,不可能收获龙种,欧洲近代的科学大发展,正是源于文艺复兴以后社会思想的解放,自由的社会环境,让人的天赋无所顾忌,肆意释放,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对这一伟大的创举,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亦或是那些边远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都是科学的受益者,从此以后,科学的火炬驱散了蒙昧主义的黑暗,人类进入新纪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伴随西方工业发展的优势是对落后国家的血腥掠夺,但这只是人性卑劣的体现,与科学无关,科学没有种族或者政治属性。

而如果继续固守孔夫子那一套,只能在王朝更替中不断循环,生产力永远得不到发展。

国学大师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过早把思维用在政治领域,忽视了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实用价值。

梁的说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无论怎样,孔夫子的思想都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不能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价值。

抛开儒家思想对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其所宣扬的政治理念也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无论后来者怎么诡辩,都无法美化儒家思想中的等级观念,“人生来平等”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石,抛开这个底线谈儒家思想,将毫无意义。

当然,日慕乡关也不赞同我们现时就要彻底抛弃儒家思想,其所宣扬的道德思想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况且一种文化的衰亡与变迁,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强制性的删除或者打压还容易引发指导思想的混乱,甚至有可能危及民族意识和社会稳定。

但指望孔子思想继续引领民族前进,绝无可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过去的就过去了,有用的继承下来,没用的安放到博物馆中去,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要面向未来。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