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望远镜、“京沪干线”量子通讯、天宫号国际空间站、风洞技术……这些都是中国创造的“黑科技”,是不是自豪感爆棚。这些技术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他们是各个领域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在昨天举行的“STEM教育的国际对话与本土探索”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李春密教授给出了解答:中国多项黑科技都和STEM相关!!!好消息是,STEM教育已经在北京生根发芽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场及首师大二附中创客空间实景

STEM作为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热潮已经对全球各国的教育实践带来深远影响。中国近年也在基础教育领域积极推动STEM教育的课程探索与创新。一批以理科见长、软硬件基础雄厚的中学走在了实践探索的前沿,已形成初具特色的STEM课程形态

播报据了解到,“STEM教育的国际对话与本土探索”是在北京市教委社科重点课题“国际化视野下北京市中小学STEM教育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前期调研基础上,召开的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就是要搭建专题对话平台、以发布典型实践经验、促进深度对话、激发合作创新新空间为目标,邀请北京市一批已经开设STEM课程并拥有相对成熟经验的中学课程团队、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相关媒体共聚一堂,就STEM教育的国际交流与本土探索、内在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对话

那到底什么才是STEM教育的核心呢?STEM教育与STEAM教育有哪些共同特点?北京的一批STEM项目学校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课外教育的STEM机构又有哪些优势?国际化视野下,北京市中小学STEM教育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又有哪些特点?想要搞清楚这些,且听播报君给你一一道来啊!

STEM vs STEAM

“STEAM教育,不少人说是在STEM中加入了A,A是指艺术。这里,我要更正一下,A更准确地讲,是指包含艺术在内的人文科学!”在国际比较视野下的STEM教育环节,李春密教授的讲座可谓含金量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是STEM教育还是STEAM教育,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不被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所束缚,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跨学科整合,鼓励学生跨学科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跨学科

学生参与

基于项目

合作学习

解决现实问题……

STEM教育的特征

学科知识整合取向、生活经验整合取向、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敲黑板啦!没错,以上三点就是STEM教育的方向。

谈到未来发展趋势,李教授说,从分离走向“融合”。目前最重要的方式仍然是以学科为主的学科渗透。关注学习过程,先强调单学科,再强调综合。但是等待我们去跨越的STEM台阶是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创造!

我们的学生到底对科学感兴趣吗?

虽然80%左右的学生表示对科学感兴趣,但是只有约9%的中国学生期望在他们30岁的时候,从事与科技有关的职业,OECD的测试表明,中国的此项得分分值为25%,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国家此项得分分值超过35%。沉浸在前几天OECD测试,中国四省市排名第一喜悦中的播报君又感受到了危机。

STEM挑战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在中小学汇聚,成为变革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育的突出力量。那么问题来啦,中小学校依托校园创客空间、开源硬件等载体来开展STEM教育时,如何聚焦理科教育变革的方向,又体现出怎样的课程实践特征?

在主题报告环节,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徐月博士围绕她的研究,做了题为北京市中小学STEM教育的课程探索与实践机制汇报

说起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的研究,徐月说,2014年9月,一篇题为《“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的专题报道,整版介绍了北京、浙江等地开展创客教育的情况。紧接着在同年1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在初一、初二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小学与初中的学段衔接和科学类学科的整合;2017年2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中国版STEM概念: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徐月调查发现,依据参与“STEM”课程的主体以及课程实施载体的不同,校本课程至少划分为三种实践形态:一是向外部课程团队整体购买服务的系统化“STEM 课程”;二是与商业机构或社会团体合作, 以“创客空间”等文化环境为载体进行的二次课程建设;三是从学校现有分科课程框架出发,寻找跨学科融合主题内容,开展的学生项目式学习课程

优质师资、优质教育资源是目前国内STEM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商业机构及相关社会团体通常在课程建设的早期(如硬件建设、购买课程资源与服务等环节)发挥比较明显的作用,但在课程实践形态初步稳定,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后,课程研发和变革的主要推动者是授课教师及其团队。因此,丰富教师的培养场所,完善教师培养课程的类别配比,加强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当天的会议中,围绕全球视域下STEM教育的交流与创新、STEM教育的实践立场之辩,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STEM课程团队、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科技创新中心课程团队、北京中学STEM课程团队及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项目式学习课程团队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追问过程中,关于STEM,关于STEM教育的本土化观点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实践中总结出,无论是博识课还是科技课程都需要不同学科融合,绝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多学科教师凑在一起集体备课,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首师大二附中科技中心主任刘丹旸老师介绍,学校制定的政策、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但是真正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一定是教师内在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TEM教育不是要培养专业选手,而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杨森林说,我们要让学生见识到这样一个过程,能有灵感在将来跟理论对话,结合理论学习去设计、创造。生活中处处都能学到创新的东西

下面就是播报君整理出的精彩语录。

嘉宾发言

续佩君(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做为一个工作了四十多年的老教师,我被老师们现在的敬业精神,以及当下教育的发展方向感动。王学男老师提到的"优质与公平"的问题是非常根本的。这个问题要想解决,我的看法是应该回到我们对STEM本身的理解。STEM教育本身是一种认知方式的变革。它变在综合的看待外界,需要提出问题、分解和解决问题,再综合地评价。这样一种模式留下来的是共通概念,必然具有创新的欲望和要求。作为STEM教育来说,应该是让每一个人在认知上形成这样一种意识习惯,要恢复人的求知欲、求新的能力。我们要保护学生求知的欲望,帮助学生体会到求知过程的乐趣,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还有这么一种综合认知的方式。

嘉宾发言

任炜东(北京中学):北京中学在最初开展STEM教育时,关于“设计一个陀螺,花两个小时”是否值得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过程中虽有纠结,但还是选择了“让子弹飞一会”,最后发现STEM教育不在乎知识的习得,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初中阶段,学校使用校内嘉年华的方式让学生去展示学习成果,这是对学生工程思维是一种塑造。

嘉宾发言

王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发展脉络,最开始按照四个方向去设计学科,目的是让各个学科背景的老师可以融合进去。在项目的选择上,更多的是大学与中学合作产生,但是并没有基于学生的经验,这也是目前项目选择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能否生发出新的问题,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去解决这些问题。此外,作为老师,个性化也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嘉宾发言

相红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我们的STEM教育既有自然科学相关的,也有工程类的,但是我们更期待实物的出现。科学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而工程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学生需要有工程的产品意识,从迭代优化中得到发展。

文字 | 何文洁

图片 | 学校提供,部分来自摄图网

责编 | 何文洁 主编 | 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