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是我国行政区的划分单位,一般分为市辖区和县辖区(如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的南山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共计334个地级行政区(大陆地区,其中地级市数量294个)、市辖区数量970个(不包含县级市、县、旗、特区、林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各大研究机构多是以省、市为单位,进行经济、商业、消费、环保等多方位的研究统计对比,然而实际上几乎每座城市都存在市辖区规划定位、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程度、开发程度等多方面的发展失衡。例如2018年深圳市经济排名第一的南山区(5018亿元)GDP总量是排名末位大鹏新区的14倍之多。

近日,针对各类开发区提供现代咨询服务的机构赛迪顾问对外发布了《2019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下称“报告”)。

“报告”中以地区生产总值不低于700亿元、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低于20亿元为数据门槛,对我国970个市辖区进行甄选,最终有来自34座城市的市辖区入围“2019年中国百强区”。

GDP表现方面:这34座城市的GDP合计30.5万亿元,其中入围百强区的100个市辖区GDP达到了15.3万亿元,超过总体的50%。

土地面积及人口方面:2019年的百强区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5%,百强区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7%,但最终却产生了GDP占比我国17%的生产总值。由此可见,百强区对于所在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效果明显。

从不同省份入围百强区数量来看,排名依次为:广东省(21)、江苏(17)、浙江(14)、山东(11)、湖北(7)、湖南(6)、四川(6)、福建(3)、辽宁(3)、陕西(2)、云南(2)、广西(2)、贵州(2)、河南(1)、甘肃(1)、安徽(1)、贵州(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们在与“2018年全国城市百强区”数据对比后发现,虽然部分省份整体排名靠前,但入围百强区的数量却在减少,同时也有部分省份入围百强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2018年全国城市百强区省份分布分别为:广东(22)、江苏(21)、山东(12)、浙江(10)、湖南(6)、四川(6)、湖北(5)、福建(3)、陕西(3)、辽宁(3)、云南(2)、广西(2)、河南(1)、甘肃(1)、安徽(1)、山西(1)、贵州(1)。

通过2018与2019全国城市百强区省份分布数量对比我们发现,江苏省虽然2019年入围全国城市百强区的总数量依旧排在全国第二位,然而具体数量已经由2018年的21个市辖区下降至2019年的17个市辖区,下降幅度全国最高。

其中不仅部分市辖区跌出了全国城市百强区,同时如2018年排名全国百强区第13位的南京市江宁区2019年下降至第15位;南京市鼓楼区由26位下降至33位;苏州市吴中区由51位下降至61位;扬州市江都区由59位下降至76位;南京市栖霞区由60位下降至74位;无锡市滨湖区由74位下降至85位;徐州市铜山区更是由54位下降至第82位;其他入围2018全国城市百强区的南京市浦口区、无锡市惠山区、无锡市锡山区和镇江市京口区则直接跌出了2019年全国城市百强区榜单。

相反浙江省2019年入围全国城市百强区的市辖区增长至14个,从而在总量上超过山东省位列全国第三位,增长幅度全国最高。

其中2018年还位列全国百强区第38位的杭州市余杭区,2019年位列全国第12位,排名上升26位,不得不令人惊叹。同时宁波市北仑区、杭州市西湖区、温州市鹿城区和绍兴市越城区均是2019年入围百强区的新面孔。其中北仑区更是取得了全国百强区第29名的好成绩。

2019年全国城市百强区的排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9年各省份的经济走势,截止到2019年前三季度,江苏省GDP为72199.64亿元,名义增量5160.36亿元,名义增速为7.7%;然而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GDP为68339.95亿元,名义增量5735.49亿元,名义增速9.16%。两项数据同比,2019年前三季度江苏省GDP增量和增速出现下降,与此呼应的是全国城市百强区中江苏省失去了四个席位。

当然全国城市百强区的评选条件不仅仅只是当地经济表现,同时还囊括综合质效、创新动能、协调发展、绿色效能、开放层级、共享普惠和营商环境在内的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核心指标一级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作为综合评定标准。

正是在以上综合参考评定的基础上,2019年不仅江苏省,其他如广东省、山东省、陕西省、湖北省和贵州省的市辖区入围数量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下降的原因也绝不仅只是当地的GDP表现,以上的排名结果也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