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也是明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之一。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如果明朝只能选出两位好皇帝,那么有资格入选的也只能是明太祖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了。然而随着现代对明朝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朱棣身上许多负面事件被不断发掘出来,其人物形象逐渐变得模糊。那么问题来了,朱棣究竟是不是一位好皇帝?

首先夜读史书在此要明确一点,好皇帝和好人是两码事,在评价一位帝王的时候,不能简单以其个人的道德水准来给出好评或者差评。因此我们在下文中将主要讨论朱棣在位期间五件大事的功过得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五征漠北

在朱棣的诸多成就中,五征漠北往往被排在最前面,因为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开疆拓土就是最大的丰功伟绩。那么朱棣五征漠北的结果如何呢?《明史》中记载“六师屡出,漠北尘清”。也就是说,明朝大军横扫漠北。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明军横扫漠北并不意味着将漠北纳入了明朝版图。事实上,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追击元朝残余势力,虽然这些战斗全部取得胜利,但明朝北部的边患问题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每次打击完一个蒙古势力后,另一个蒙古势力又开始崛起。直到朱棣去世时,北方的蒙古问题仍和他登基之初的情况几乎一样。

不过,五征漠北也并非完全是瞎折腾,在明朝持续地打击下,漠北蒙古各部无法重新统一。所以朱棣在位期间,北方边患问题虽然没得到有效解决,但也没变得更糟糕。客观地说,五征漠北虽然不能算功绩,但也不能因此指责朱棣劳民伤财,耗费人力、财力。

二、占领安南

朱棣的另一项军事成就是占领安南。不过与五征漠北相比,占领安南对明朝而言就是一次真正的灾难。朱棣原本安排明军出兵安南是承诺扶持当地贵族作为傀儡政权,可是当明军完成得胜后,朱棣却食言吞并了安南。在此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安南各阶层人民不断反抗,明朝方面花费了极高昂的代价才勉强维持住了在安南的统治。后来朱棣去世,他的继任者很快就决定放弃这块让明朝耗尽国力的属地。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朱棣的安南政策并不被他的继任者所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下令编修《永乐大典》

朱棣在登基称帝后不久就下令由解缙和姚广孝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一身的大成之作,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该书从开始编修到完成共历时五年,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百科全书。因此,这件事情确实能算得上是朱棣的一件大功。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乱、火灾等原因,如今《永乐大典》仅存800余卷散落世界各地,一部超级鸿篇巨著仅剩一点凤毛麟角,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四、疏浚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条极其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用生命线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元末明初之际,由于战乱等原因,大运河遭严重破坏,河道淤堵严重,许多河段都已无法使用。朱棣当上皇帝后打算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为了给北京的紫禁城营造工程提供交通支持,他下令耗费巨资疏浚并扩建大运河,在他的诏令推动下,大运河很快就重现了昔日水波荡漾的景象。虽然朱棣疏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民生,但无论怎么说,大运河的疏浚对当时明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件事也算得上是朱棣的一件功绩。

五、郑和下西洋

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奉朱棣之命率领庞大的舰队进行远洋航行。郑和船队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和霍尔木兹海峡,让西洋诸国对大明王朝的国力之强盛感到惊羡不已。用《明史》上的评价来说那就是“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当时明朝舰队无论是在舰船尺寸、技术水平,还是在舰船数量方面都拥有难以超越的优势,在各方面都足以令一百五十年后才出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相形见绌。因此,无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此事都算得上是一件宣扬大明国力以及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功绩。可是,令人感到无比遗憾的是,原本有能力称霸四海的明朝却主动放弃了航海事业。到了明朝中期,大明王朝竟落到了连沿海地区倭寇都难以对付的地步。明朝的航海史就这样成了一片生锈的合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纵观朱棣在位期间的这几件大事。五征漠北、占领安南的事迹言过其实,真实意义远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大;下令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所以算得上是功绩;郑和下西洋是朱棣在位期间的最大成就,中华帝国的软实力输出在当时达到了巅峰,之后的万邦来朝盛况就是由此而来。但就事论事,无论上述哪件成就,与历史上那些公认的好皇帝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还是存在很大距离。

此外,上文中提到了朱棣的五件大事,还有一事没有提及,那就是当时明朝的百姓生活状况。朱棣所干的这些大事,每一件都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朱棣统治下的明朝百姓生活其实是非常艰苦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一位叫邹缉的官员上书,其中写道:“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水旱相仍,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从这道奏疏中就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永乐盛世”只是明朝统治阶层的盛世。而在“盛世”光环之下的百姓却是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因此,如果问朱棣究竟是不是一位好皇帝,恐怕只能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