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意思是:美丽的衣裳好比锦簇云朵,姣好的容貌粉面桃花;贵妃倚栏的姿态像是娇艳的牡丹上带着晶莹的露珠,楚楚动人。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清平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某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此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作了这三首诗以助兴。

也就是这时,醉酒的李白让唐明皇的贴身太监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子,留下了“贵妃磨砚力士脱靴”的典故;

高力士因此怀恨在心,在李白遭到贬黜之后进行了报复;于是又有了“文人无行”(品行不端)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后来,国外化妆品牌Revlon进入了国内,急需把名称进行“汉化”。

一位译者便取了这首诗的最后三个字“露华浓”为名;

既是容易与原名联系起来的音译,又是从古诗词中拈出这三个相当传神的、描写美人之姿、艳丽浓妆的词语,兼具翻译信、雅、达的三重要求;可谓出神入化

由于李白的这首是是名句,很快这个品牌就深入人心。许多人纷纷赞赏这个翻译是神来之笔,译者惊为天人。

不过这句诗真的只是在简单地描写贵妃的样貌美丽吗?

其实许多文学专业的人都知道,这《清平调》三首是艳诗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其中多处字眼借助用典、暗喻等手段隐晦地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琴瑟和谐”的生活;

贵妃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君王恩泽比作“雨露”,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露水的点缀下显得更加艳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讥讽译者断章取义,仅凭这一句而曲解了全文的主要意思,认为翻译是强行附庸风雅,让懂内涵的人尴尬,不懂的人狂热追捧。“露华浓”的意思用在化妆品上是“任性直白、口味重、让人膈应”。

当然也有人不赞同,认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就是简单传神的描写“国色天香”、“牡丹含露”、“女为悦己者容”,其中蕴含的赞美之词实在想象丰富、描绘恰到好处,有雍容华美的气息。

有人则认为与市面上其他的化妆品翻译作比较,“露华浓”实在已经是佼佼者,仅仅取其表面意思已经够用;而不去深究其中的意思正好符合许多“有点文化追求又缺乏文化素质、不求甚解”的消费者的喜好;实在皆大欢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了解这首诗吗?你觉得这翻译是“不堪入目”还是“生动传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