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直致力于研发由高新技术堆积的武器系统,当然在高速研发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失败,但这些失败往往都是暂时的,很少有导致中断整个研究方向的。而下面说的这项失败的技术却让美国人自此裹足不前。可以同时发射导弹与炮弹的武器系统,是让美国陆军为之着迷10多年的崭新概念。新技术可以兼具导弹的长射程精准度,以及传统炮弹的低成本和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概念上来说,“弹炮合一”比“全导弹化”武器更加省钱,与单纯的火炮相比则更效率,而且重量更轻。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的10多年时间中,美国陆军围绕着“弹炮合一系统”几乎花费了所有的精力。当时正在研制的所有坦克都是“弹炮合一”的概念,甚至正在服役的M60也出了一款相应的版本。

只不过这项新兴技术最大的客观软肋在于,上世纪60年代的技术水平是无法进行硬件支撑的。虽然系统成功造出来了,却伴随着数不清的复杂性。

搭载了这种系统的坦克,除了必须配备火炮使用的观察瞄准装备以外,也要装备导弹制导系统,操作与维护的工时都比一般的坦克要复杂得多。

这还只是小问题,最大的麻烦来自于看似普通却问题重重的弹壳。弹炮合一武器使用的弹壳是专用的可燃式弹壳,虽然方便射击却过于脆弱,经常出现击发失败或弹药燃烧不完全导致引燃下一发弹药的问题。

由此,“弹炮合一”虽然具有高穿甲力和高精准度的优点,但成本却是传统炮弹的10倍以上。当时美军采购的穿甲弹和高爆弹的单价都在200美元以下,“弹炮合一”使用的炮弹单价则一举冲过了2600美元的水平线。而且,最小射程过大的毛病也限制了坦克在巷战中的性能,且152毫米口径的炮管还存在寿命过短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里登”这款首次用于实战的弹炮合一型坦克成为了上述诸多问题集中的爆发点。尽管152毫米弹药威力强大,但射速缓慢、可靠性低等糟糕的操作体验让一线部队厌恶至极。

最终美国陆军失去了对这种武器系统的兴趣,许多装甲部队军官都希望新型坦克的火力系统可以回归到传统火炮上面来。至此,这波持续十几年的研发曾计划至少装备6款新式战车,最后只有两款战车实际装备,并在投入战场之后迅速退出了一线部队。

其实说实在的,以上的几个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钱到位,什么单价2600多美元的炮弹、昂贵的整合式炮塔都能整出来。从艾森豪威尔到尼克松执政初期,四任总统都是这么干的。可到了尼克松执政的后半段,美国遇到了财政紧缩的困境,因此被迫裁减各方面的用度,庞大的军费支出就首当其冲了。以前新坦克的研发是不计代价持续追求新技术,而随后就进行了180度转弯,以消减性能为基础,以节省金钱为目的。

这个转变对于美国军方来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无论研发什么样的新装备、使用什么样的新技术,都必须以成本为原则,只要成本超出界限就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