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而优则仕,柳永在宋朝可是一个风流才子,为什么却没法做官呢?

柳永为我们所知的就是他的词作。他的《雨霖铃》、《望海潮》已经选入了我们的高中课本。

在那个盛行“士大夫”作品的年代,柳永虽然词作写得很美,但由于他的词都是描写儿女情长、缠绵悱恻较为浅显的词,他的词很少得到正统的承认。

不过,虽然柳永的词无法得到他人表面上的认同,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无法逃脱“真香定律”。

其中之一就是苏轼。

苏轼虽然表面上说柳词不上品,难登大雅之堂。暗里却跟柳永较劲,每次填词,动辄问客僚:

“诸君以为我的词比柳七如何?”幕僚就说“柳郎中的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学士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想当时的社会极其不屑柳永缠绵悱恻儿女情长的花间词,甚至因此还给他起了“腻柳”(腻腻歪歪叽叽歪歪)的外号;可这依旧没法掩盖他高超绝伦的诗词天赋,许多人“口嫌体正直”,他的才华可想而知了。

这第二位呢,就是当时的皇帝“宋神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神宗特别喜欢读柳永的词,可是当柳永考中之时,他却轻笔一勾,断送了柳永的仕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都说学而优则仕,这么有文采的温庭筠当然也是希望可以进入官途,施展自己的抱负的。

柳永在一次考试中不第,大发牢骚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好巧不巧,这首词传到了神宗耳中,让他很不高兴。柳永再考中第,神宗御笔轻勾,就把柳永好不容易到手的功名又勾没了,还说“且去低酌浅唱,何来求取浮名?”,于是柳永又落榜。

神宗虽然喜欢柳永的词,却又因为柳永的一句牢骚话而断送他的仕途;柳永呢?借坡下驴,借着皇帝的评论给自己取了一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名号自称,这两人到底谁比较傲娇呢?

好一个散漫不羁的公子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