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上海之根

大多会想到黄浦江

想到外滩

或许还会想到松江

有点说对了

上海之根在松江城西北6公里的广富林

如今

上海建浩监理

广富林遗址公园

经过多年的修缮

于今日试运营

您将看到

“漂浮”在水中的博物馆

从远古到现代的“时空之旅”

原汁原味的民俗建筑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富林遗址在松江新城区的方松街道,北面离佘山约4公里,具体位置在广富林村北,施家浜河道的本身以及两岸。据了解,广富林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遗址于1959年被当地农民意外发现,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广富林小范围发掘了两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及其他遗址遗物,研究发现,这是上海最早发现良渚文化墓葬的两处遗址之一。广富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文化谱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广富林遗址发现之前,考古研究一直认为上海地区史前史是从马家浜文化经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就过渡到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直至1999年冬,上海博物馆发掘确认了一类以侧装三角足鼎为代表的遗存,此后在相邻的江浙地区也不断发现该类遗存,考古学家们才开始把它命名为“广富林文化”,介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富林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以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古镇原始生态肌理为目标,将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建成一个“水下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区之外,还开辟了占地120亩的“文化展示区”。其中,广富林遗址考古博物馆将作为主体建筑矗立于公园核心位置。 博物馆四周将开挖河道,形成一片200多亩的水域,而博物馆就在水中“漂浮”,整个馆分水上观光台和水下展厅两部分。展厅不仅陈列出土文物,开辟广富林发掘现场模拟展示、藏宝室等配套设施,还包括一个再现古老集镇民风民俗的广富林汉代集镇模拟馆,一座集中展示上海古代重要历史人物形象及事迹的乡贤祠。一批制陶坊、布艺坊、农耕院、书院、水上码头等也将在此建成,西边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将被原址保留,形成一个具有都市农庄特色的公园。

广富林文化遗址项目自2008年全面启动,松江区以“十年磨一剑”的要求开发建设,严格依据考古研究谋篇布局,将众多展示和功能空间压入地下、深藏水中,不让建筑喧宾夺主,以期还原广富林遗址地块的地貌肌理。通过市民游客寻根溯源,使广富林这张珍贵历史遗底存片,冲洗出代表上海城市精神家园的闪亮名片。

广富林文化项目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其中以公共设施为主的南区是“上海之根”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域。最大的亮点便是沿水而建的广富林博物馆,通过河岸的倒影展现人类文明和水的交融关系。在博物馆内共有十个展区组成,以“时空之旅”为主线,从远古慢慢过渡到近现代,让参观者领略到上海之根5500年来的文化、人文、历史底蕴。届时,市民不仅可以领略到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的上海先民繁衍历史,而且可以通过互动项目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广富林文化遗址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文化遗址,遗址公园内还有近十万平方的未经挖掘的核心保护区。

温馨提醒

广富林文化遗址(一期)每日开园时间为9时至17时,游客可通过广富林官网及官微,或第三方售票平台线上购票,也可在售票窗口购买当日门票,每人每日限购5张。交通方面,人行出入口为广富林路3260弄(朱雀门),私家车停往广富林文化遗址湖底车库(龙源路进出),游客可乘松江15路、松江24路、松江33路、松江95路、松江99路、松江98路、1801路等公交线路。

广富林的核心价值

在于地下珍贵的史前遗存

整个保护和建设过程

始终让考古研究

成为广富林文化展示的真正主角

一直以来

上海建浩

为保护建筑做了很多努力

监理过的项目包括

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爱乐乐团

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

上海中华医学会历史建筑(北京西路)

兰心大剧院

美琪大剧院

泰欣家园保留建筑

中福会少年宫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上海圆明讲堂扩建

上海东林寺

宋庆龄事迹陈列馆

苏河湾保留建筑

上海金融法院(福州路209号)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