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不到一周,《少年的你》票房破8亿。

论成绩,它足够亮眼。

在这8亿票房背后,是几代人内心巨大的痛:

校园凌霸、原生家庭。

越多人观看,代表越多人共鸣。

越多人讨论,代表越多人被戳痛。

大家尝试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却显得隔靴搔痒,不够落地:

有人从呼吁立法角度讨论,这是每爆发一次类似的新闻,都会有的声音,像潮汐,怎么滚来的,怎么滚回去;
有人从学校监督方面讨论,实话讲,现在很多学校都足够重视校园霸凌了,但依旧难以杜绝,是因为根上没改变;
有人从孩子性格方面讨论,分析什么样的性格容易遭受校园霸凌。一个人想霸凌另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也可以制造出任何理由!
……

想要杜绝校园霸凌,还得从根上找原因。

根在哪里?在父母身上。

把一对父母比喻成一棵树,孩子就是这棵树上的果实,根烂了,枝叶有毒素了,势必会影响到果实。

《少年的你》中的3对父母,都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念妈妈:以为孩子学习好,就一切都好

陈念妈妈在电影里的镜头,是3个妈妈中最多的。

只要是有她的镜头出现,说的最多的是什么?是对陈念学习成绩的关心。

她丝毫没有生意头脑,却敢到处借钱倒腾三无的面膜,她过得像“逃犯”,却希望借由陈念上大学,实现一家人的鲤鱼跳龙门。

陈念被同学们一次次霸凌,她不知道。

陈念被追债的人吓得缩成一团,她看不到。

甚至,陈念被人剪了头发,拍了裸照,也要顶着一个刚剃的寸头,忍着心里的难受,反过来装作若无其事地安慰,远在他方的妈妈。

“等我考上大学,你就在学校门口开个店,我带同学去消费,我们合起伙来挣同学的钱。”

现实生活中,像陈念妈妈一样的父母并不少。他们普通,却又不敢、不愿承认自己的普通,瞎扑腾着,把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搞得更加狼狈。

这才造就了,一个个像陈念一样懂事的孩子。

这类家庭的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你现在是学生,就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一切,都不需要你考虑。”

妈妈的希冀,妈妈说过类似的话,像一针针麻药,被陈念一次又一次扎进了自己身体里。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陈念面对霸凌时,一次又一次选择隐忍。

陈念是麻木吗?不是,她只是,不敢清醒。

她知道自己反抗,可能带来的后果——比上次更狠的霸凌;

她清楚,妈妈不是她的避风港,甚至,她还要咬着牙活成妈妈的希望;

她渴望,借由高考,离开这座对她来说,犹如地狱的城市,获得新生。

太过懂事的陈念,承受着她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重,只能拼命活成自救的稻草。

这类家庭的父母,以为孩子学习好,就一切都好——会受老师偏爱,会被同学们追捧,会有自然而然好的未来。

这类家庭的父母想象不到,身处学校这汪浑水中的孩子,“水面”之上,可能一切安好,“水面”之下,已被岸礁划得遍体鳞伤。

他们没时间了解,孩子除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并且愚昧地认为,那不重要。

在他们的认知里,可能还会觉得学校是象牙塔,是纯白无邪的,殊不知,里面早已混进了恶魔,而这些恶魔,正在将手伸向自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莱父母:他们和魏莱,都“死”了

魏莱的出身不差,成绩也不错,但她是让我们最咬牙切齿的一个。

你很难说清楚,这个人到底能分裂出几种人格。

老师面前,她乖巧懂事;
同学面前,她张扬跋扈;
爸妈面前,她品学兼优;
警察面前,她先是装无辜,而后恶狠狠地说“死了不好吗?要是她没死,她妈也不会弄到那么多钱”。

警察去魏莱家,想找她父母聊聊关于魏莱校园霸凌的事,魏莱妈妈几句话就刻画出了一个自信到傲慢的形象,她说:

“怎么可能?你搞错了吧?我家可是很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的呀。”

镜头闪过,客厅里摆满了魏莱得过的奖杯。

这个镜头很讽刺。

讽刺的是,奖杯以成绩论,不以素质论!

讽刺的是,魏莱妈妈心中的魏莱,和警察了解到的魏莱,不是一个人。

魏莱妈妈心中的魏莱是骄傲。

警察心目中的魏莱,是魔鬼。

在魏莱父母的不自知中,魏莱已经“死”了。

魏莱是怎么“死”的呢?

她“死”在父母的强压下,“死”在父母的冷暴力中,死在父母错误观念的辐射下。

魏莱父母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希望自己孩子做个普通人,辱没了他们所谓优秀的基因。所以,魏莱必须优秀,必须一直优秀。

魏莱成绩不理想,选择复读,她的爸爸可以半年不跟她说一句话。

案情逐渐水落石出时,警察叫来魏莱的父母,他们该知道,校园霸凌是真的和魏莱有关了,但他们的反应是什么?

“这种小事,不要影响孩子的未来就好。”

自己孩子的未来是大事!

别人的生命是小事???

父母丧心病狂至此,魏莱能好到哪里去?

看到这段时,我浑身竖起了汗毛。

魏莱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孩子的缩影,他们以父母灌输给他们的错误世界观,来错误地对待这个世界。

不分善恶,只论贫富,以及强弱。

魏莱父母是怎么“死”的,魏莱就是怎么“死”的,一家三口,无一幸免。

小北妈妈:不能带着你,那就抛弃你

以前,我有一个错误的认知。

父母哪怕再不好,只要还在身边就好。

看过小北的故事,我发现,我无法用这个观念说服自己了。

因为,从未露过面,只存在小北诉说里的父母,和陈念、魏莱的父母比较,我竟然无法回答:

谁比谁好一点?

谁比谁更可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北是一个被抛弃过2次的孩子。

爸爸丢下母子俩跑了,妈妈没有能力抚养他,带着他改嫁又没人要,也选择了抛弃他,投奔属于自己的幸福。

13岁,小北开始一个人生活。

很多时候,他要像野狗一样寻找住处,和别人抢食,他的瘦小的双拳,就是保护他的“父母”。

亲情、友情、爱情,对小北来说,都是奢侈品。

所以,他才会在遇到陈念,搞不清是友情和爱情的时候,拼命对她好,只因她问了自己一句:

“疼不疼?”

在某期《奇葩说》,柏邦妮说过一句话:

“心里苦的人,给他再多甜都不够。”

马东当即反击她,说:

“不,心里太苦的人,一丝甜就够。”

陈念那句“疼不疼”,就是小北的那一丝甜。

小北愿意为了陈念,咬死口供,哪怕为此深陷牢狱之灾,他都甘之如饴。

那一刻,小北这个少年,纯白得宛若羽毛。

看着这样一个少年,我有理由相信,如果当时妈妈不抛弃他,他肯定能成长为令妈妈骄傲的样子。

但是,对不起,这个世界上有亿万种药品兜售,却买不到一个叫“如果”的药。于是,那些像小北父母一样,将孩子生下,又将孩子抛下的人们,只能终生把自己关闭在,一个叫“心牢”的地方。

孩子的失控,源自父母的失控

白岩松说:

“父母必须要掌握孩子51%的控股权,别孩子一出事就怪学校。学校有责任吗?当然有,但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让所有人民满意。”

言外之意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别指望别人,比你更负责。

《请回答1988》热播之后,很多父母表示就被这句话治愈了:

“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我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稍微体谅一下。”

乍一听,确实令人动容。

我第一次看的这里,也是稀里糊涂掉了眼泪。

当陈念说出那句“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如何变成大人”时,我突然清醒了。

作为成年人,你无照驾驶被交警拦在了路上,你没法狡辩说:

“我也不是没想过考驾照,但就是考不下来,真的是第一次开,稍微体谅一下。”

同理,父母不知道如何当父母,不主动学习,不主动成长,还反过来要求孩子体谅自己?

是不是有点可笑?

“教孩子如何成长为大人“的课,必须由父母来上,不能假手他人,因为孩子是你的,没有人有任何理由,比你更深爱,更负责。

父母这个“职业”,不能失控。

父母如果失控,孩子也一定会跟着失控。

作者:刘峙,一个愿意被文字反复介绍的自由撰稿人。本文首发于:父母夜读,父母遗传给孩子的三观,比五官更重要。和100万父母一起,探讨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