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两大轴心国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实力加以比较,可谓优劣立判、对比鲜明。简而言之,德国是陆军强海军弱,日本则是海军强陆军弱。德国历来是欧洲陆军强国,传统深厚,素质优良,武器先进,战术新颖,二战前期曾横扫欧陆;德国海军虽在一战前一度跃居世界次席,但经过《凡尔赛和约》的削弱沦入三流水平,即便二战前得到恢复,其实力相比主要对手英国海军依然差距悬殊。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对于海军建设向来极为重视,经过明治维新后的大力发展,到二战前日本海军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英美,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曾横行一时;相比之下日本陆军虽然官兵作战狂热、意志顽强,但无论武器装备水平,还是战术思想其实还基本停留在一战时期。

■1939年9月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实力都浓缩在这幅报纸宣传画上。

在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舰艇总吨位达130万吨,主要作战舰艇包括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6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83艘、潜艇57艘。德国海军通过1935年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摆脱了条约束缚,在短短几年中实力得到了大幅增长,在1939年9月时,德国海军的舰艇总吨位约35万吨,主要作战舰艇包括战列舰2艘、装甲舰3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鱼雷艇34艘、潜艇57艘,没有航空母舰。除了潜艇数量外,无论总吨位,还是主战舰艇数量,德国海军都远远低于英国海军。希特勒的战争时间表要比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的造舰计划提前得多,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雷德尔在1939年9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对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开始得过早,德国海军没有进行这次战争的足够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堪称世界第一。

就在雷德尔为自己麾下舰少兵寡而哀叹时,德国在地球另一端的盟友日本却握有一支极为强大的海军力量。自从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以来,日本海军就跻身世界五大海军强国之列,在两次大战之间以在太平洋上击败英美海军为目标强化海军战力。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舰艇总吨位为112万吨,主要作战舰艇包括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112艘、潜艇65艘,其总体实力约为英国海军或美国海军的八成,已经超出《华盛顿条约》限定的六成比例,尤其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十分强大,无论航母数量、飞机性能,还是飞行员素质,都要比英美海军略胜一筹。这种舰队规模肯定会让雷德尔羡慕不已,如果他能拥有这样的实力,那么德军的进攻步伐肯定不会被英吉利海峡这条“小水渠”所阻挡。

■“俾斯麦”号的悲剧就是二战德国海军实力劣势的集中体现。

假定德国海军在1939年时拥有与日本海军相当的实力,无疑会让二战欧洲战场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不过,笔者无意进行诸如“大和”号炮轰多佛,机动部队偷袭斯卡帕之类的架空,毕竟日军舰艇主要基于在太平洋作战设计的,未必适应大西洋的海况和气候,所以对照日本海军的舰队构成对德国海军进行一下纸面重构和作战推演应该更为合理些。按照这个思路,德国海军在二战爆发时的假想实力如下:

战列舰10艘:406毫米炮战列舰2艘、381毫米炮战列舰6艘(俾斯麦级及改型)、283毫米炮战列舰2艘(沙恩霍斯特级),另有至少2艘406毫米炮战列舰在建;

航空母舰10艘:载机60~90架的大中型航母6艘(齐柏林伯爵级及改型)、载机30~50架的轻型航母4艘(塞德里茨级及改型);

重巡洋舰18艘:203毫米炮重巡洋舰15艘(希佩尔级及改型)、283毫米炮重巡洋舰3艘(德意志级);

轻巡洋舰20艘:150毫米炮轻巡洋舰20艘(柯尼斯堡级、莱比锡级、纽伦堡级及改型)

驱逐舰100艘:以1934型为基础发展的改进型舰队驱逐舰60艘,动力装置可靠,具备远洋航行能力;以1939型为基础发展的大型鱼雷艇40艘。

潜艇70艘:以VII型中型潜艇、IX型大型潜艇为主,鱼雷借助日本技术得到改良。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终其一生都在挪威峡湾里躲躲藏藏。

除了上述舰队规模外,对于德国海军最最重要的改变在于必须建立一支独立于空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包括舰载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让戈林滚一边去!)此外,还要组建一支具备投送团级规模部队的两栖登陆部队。两栖战不是德国人的强项,师级规模的投送能力太勉为其难了,但至少要有相当规模的专业两栖战部队。如果按照上述想定的舰队实力,虽然仍弱于英国皇家海军,但差距已经大为缩小,更何况英国海军的力量需要分布在全球各地,而德国海军的主力全部集中于波罗的海和北海,甚至可能形成局部优势。

基于上述想定的强大实力,德国海军的战略战术将发生重大改变,不再是“大舰偷偷摸摸打游击、潜艇来回奔波搞破袭”的局面,而将更具有攻击性和主动性,大致可以在四个方面对英国采取更有力的打击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假如与“俾斯麦”号伴随出击的是一艘航空母舰,那英国人的“剑鱼”就该倒霉了。

舰队战:以雷德尔的经验,他最希望的交战方式当然是另一场日德兰式的舰队决战,不过在主力舰实力并不占优,且海航、潜艇力量兴起的背景下,战列舰队的对决恐怕难以实现,但在拥有较多大中型战舰,且能够得到己方飞机有效支援的情况下,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会在北海发起更具挑战性的行动,不定期地前往英国近海巡航,炮击英国城镇,类似一战战巡部队的做法,也可引诱出英军舰队一部加以歼灭,对英国本土的海防施加持续的压力。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在战争中实在没啥表现机会。

航空战:握有10艘航母和数百架舰载机的强大兵力,德国海军完全有能力在斯卡帕湾复制珍珠港的惨剧,只不过北海海域狭小,周边国家耳目众多,所以想要达到突然性可能不大,但即便是强攻也够英国海军吃一壶的,毕竟开战时英国海军的航母不仅老旧,而且舰载机多是双翼机,正面硬刚大抵不是德国海军航母编队的对手,而在航母舰载机的威胁下,英国本土舰队的老巢铁定要搬家。此外,海军航空兵的加入将使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占有更大的优势。舰载机可以从北海的任何地点出击空袭英国目标,大幅增加英军空防的难度,同时还可以作为海上中继基地,有助于克服德军战斗机航程较短的弱点,延长在英国上空的滞空时间,为轰炸机提供更有效的护航。

■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在二战中就是打酱油的角色。

破交战:由于英国是个岛国,对其海运线的打击在德国海军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拥有庞大水面舰艇部队的情况下,雷德尔策划的巡洋作战模式将升级版本,由大型战舰和伪装袭击舰隐蔽游猎,升格为混合编队主动出击。在德国占据法国大西洋沿岸的情况下,德国海军完全可以组建一支以2~3艘快速战列舰、1~2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远洋破袭编队,前出的大西洋中部展开破交行动,在舰载机的掩护和支援下,“俾斯麦”号的悲剧将不再重演。一旦这样一支强力编队出现在北大西洋上,英国的航运将被彻底打乱,同时也将迫使英国海军将大部分力量分散到大洋之中,有力支援其他海军兵种的作战行动。在掌握独立的岸基远程航空兵后,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效率也将获得提升。由法国大西洋洋沿岸起飞的远程侦察机将极大扩展对盟军运输船队的搜索范围,并及时通报给巡弋在海上的潜艇群,从而让狼群更快地发现目标,展开攻击。

■二战德军驱逐舰纸面性能相当不错,纳尔维克一战惨遭团灭。

登陆战:通过水面舰队的强力巡航,海陆联合的空中打击,潜艇部队的隐蔽设伏,德国海军要掌握北海南部及多佛海峡附近的局部制海权还是能够实现的。只要能将英国海军及空军逐出上述区域,德军就可以发起跨海峡两栖登陆作战。德国海军两栖部队可以运载陆军的精锐部队在英国南部海岸登陆,建立桥头堡阵地,之后逐步扩大登陆场,将更多德军部队送上英国本土,只要德军装甲部队能顺利登陆,英国本土全境的陷落将只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德军潜艇部队是最出彩的,可惜得不到其他兵力,尤其是航空兵的支援配合,潜艇战终归只有失败。

以上只是从战役战术层面对德国海军实力扩张后的作战进行的假定,如果从战略层面上考虑,英国海军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必然要将绝大部分主力集结在本土水域,势必要削弱在地中海和远东的存在,这对于意大利在北非、日本在太平洋的行动也是非常有利的。更进一步说,如果1939年德国海军真的拥有本文所述的实力,英国政府是否敢于在1939年对德国宣战可能都是未知数。要知道英国的对外政策的基石就在于全球范围内海权的确保,如果英国海军无法确保本土免受来自海上的入侵,国家安全将受到空前的威胁,对于英国而言一场失去海权的战争是绝无胜算的。除非美国公开支持英国,英美海军联合展开对德作战,否则,英国很可能保持中立,坐视德国在欧陆上的扩张,而这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