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今日大咖

她热爱文学,喜好阅读,她认为“人生就是一堂课”,需要不断博采众长,用智慧作为生命的养分,开拓人生的无限可能。

为了让更多孩子认识到文学的美好,她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并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坚持“以文化人,以写践思”,培养孩子们会阅读、爱阅读、勤写作的好习惯。让中外优秀文学的精华潜移默化、深入骨髓,成为孩子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她,就是思考乐教研中心副总监,雅乐语文负责人——梁仁红老师。

文 | 梁仁红

编辑 | 小乐子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唯有阅读,才能让你不受万象牵绊,在喧嚣尘世中永远保持一颗向上的心。——题记

“无为而治”的阅读时光

小时候在乡下生活,日子清贫,时光悠长。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家里都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孩子们放学都喜欢在地头田间疯玩,嘻逐打闹。捉鱼、爬树、抓鸟、偷瓜……而个性文静的我,显得格外孤单,拿本书来打发时间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图书也没有那么丰富,也没钱买,读的书都是借的,有什么读什么,借到什么读什么,多是闲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吹牛大王历险记》《蛋蛋的故事》《故事大王》……甚至大伯家线装的繁体版《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都翻过,最经典的还是《毛泽东语录》和《本草纲目》。

那时候的阅读,基本是无意识的,无压力的。读得多,读得杂,更容易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当你全身心领略书中的故事与情感的时候,常常会忽略掉很多身外的事情。那个年代,阅读是抵御清贫、自卑、孤独的有力武器。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什么尘世间的浮华、心头的烦恼,顷刻间在书中雾散云消。阅读的小天地,这真是一方神奇的净土!

这段无为而治的阅读时光,无意间让我养成了自觉阅读,热爱阅读的习惯。

我的启蒙老师

小学四年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每次教我们朗读课文,都是声情并茂,声音抑扬顿挫,非常有感染力。有一次,他教我们读《再见了,亲人》,这是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文章,描写朝鲜人民送别志愿军战士的情景,老师读书的声音异常低沉,读着读着,他突然顿住了,他站在讲台上,书本挡住了他的脸,我坐在第一排,悄悄往下趴,看到课本背后老师的脸,那么悲伤,眼睛红红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老师如此动情的读书,那一刻,被老师的用情至深打动,被语言文字的震撼力所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开始要求我们写日记,每天写,很多同学不知道写什么,就到处抄。老师批改完日记,就会发现,有一半的同学都在扶老奶奶过马路,另一半给盲人老爷爷带路。只有我每天记录自己的浮想联翩和异想天开。老师开始有意识地给我借书,我一周能看三四本。老师见我看得太快,又教我做读书笔记,先是抄写好词好句,后面教我做简单批注,读到精彩之处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感悟。

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做批注比做抄写好词好句更有帮助,因为批注是领悟,是汲取,是转化,是输出,是形成独立思考和产生自我意识的有效方法。

乡下的孩子贪玩,又多是留守儿童,对学习没有那么上心,学习成绩普遍不太好,尤其不会写作文,而作文却是我最大的优势,每次作文课都是我的主场。我的作文是老师必读的范文,是学习园地上的一张鲜红的旗帜。我收获了无数的荣耀和艳羡,那是年少时期最初的骄傲和自信,它让我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

我曾躺在开满鲜花的田野上,仰望天空,渴望着能像云端的鹰,飞到遥远的,令人向往的繁华都市,经历一番不一样的人生。绿荫荫的野菜丛,微风中摇曳生姿的花海,见证了年少时梦想的启航。

人生如一张纸,每个人都有光辉的一页,我的语文老师在我人生的那张纸上画上了最美的一笔。

读书改变命运

那个贫穷的小山村,那个有些重男轻女的小地方,那段清贫漫长的时光,很多人小小年纪就放弃读书,外出挣钱,也有些人早早结婚生子,更多的人选择留在故土,继续着父辈的生活。而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爱看书,通过读书,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学期间,有了更多的阅读资源,书海茫茫的图书馆,世人瞩目的名著,清新似水的散文,富有哲理的中外诗篇……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满室的书香中感叹世间百态。

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做了一名语文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语文老师的情怀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是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教育,是用一星火点燃一片热情。

当我走上讲台,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带领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故事的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喜,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思想随着文字的讲述,任意驰骋,享受精神的滋养和灵魂的洗涤,思维的撞击和知识的积淀。

阅●读

阅读,领略真情奔放浪漫;

阅读,享受诗意人生无限;

阅读,感受历史风云变幻;

阅读,感受语言魅力非凡。

下期预告:

他儒雅的外表下,是一颗坚持做教育十余年的初心。与数学的结缘,不仅令他能充分地发挥自身超常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因此改变了命运。

即便现在已经成为高层管理,他依然享受在一线教书育人的过程,因为他始终相信:“与孩子接触,始终都有新鲜感”。他是一位怎样的教育者?他又将分享怎样的教育经验?

敬请期待下一期“大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