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余秋雨,都知道他是现当代的文化学者,但你可知道他还有个流传甚广的外号叫做“余含泪”?难道这是文人相轻给他带来的影响?其实细细说来,还是有一番原因的。

余秋雨是什么时候开始走红的呢?大约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可以说是横亘在世纪之交,成为一种人人相争的文化符号,他将自己的“文化散文”变成一股潮流,受到行业内外人们的追捧。随着他的一本《文化苦旅》的面世,就传来了两种声音。赞美者称他“举重若轻,力能扛鼎”,批判者认为余秋雨的作品只能勉强成为“文化口红”。余秋雨曾经在《何谓文化》中说道:“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于人世间普及的爱和善良。”这样的正能量让世人产生共鸣,更欣赏这位作家,然而好景不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秋雨是怎么被大家的口水淹没的呢?大概有这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余秋雨的自我夸耀过了度,那种优越感的爆棚让人读来甚是不适。无论是对自己妻子马兰(因饰演西游记中唐僧的母亲而被观众熟知)的美貌还是对自己的认可,总是在书中“不经意”地表达,却实在是“司马昭之心”,让人读了总有几分尴尬。而且在作品中总有一些“闲来之笔”夸耀自己一番,和袁隆平、钟南山等人套近乎,颇有几分“扯大旗作虎皮”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些美化过度,溢美之辞更是掺杂着夸张的意味。但是对于同时代的部分文化名人,则是会一再贬低。在余秋雨笔下的柳宗元、苏轼、司马迁等人都是“完人”,而对于年龄相仿的易中天先生则是“一个电视上讲三国故事还不错的文人”,两相对比之下,读者直言“矫情”,毕竟“状其无暇则近于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有“余含泪”这样一个绰号。因为在汶川地震期间,他曾发表一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的博文,他将自己的完全置放在官员的角度,而丧失了应有的公正立场。所以有网友说他:“有文无德,实在败类”。诚然这样的评论攻击性太强,而全盘否定了余秋雨。而梁宏达一句话却说得极好“文人应不为当权者摇旗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站在什么立场,对于余秋雨都应该客观看待。如果是作品,应该尊重《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等,但是如果是作者的私德人品则应该客观对待。对于这位文化名人,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