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0日-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大会聚焦世界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1日晚,一场主题为“5G时代下,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与发展”的咖荟在乌镇昭明书院拉开了帷幕。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桐乡市市长于会游、清华计算机系教授朱小燕、京东集团副总裁周伯文、乂学教育-松鼠AI合伙人梁静,会同省、市级领导以及国内外顶级专家数十人参与了咖荟,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等话题展开分享与讨论。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和理事程迈越、陈利人出席并主持咖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乌镇智库进行了《5G时代下的AI应用场景》主题分享,讨论了5G时代来临的全球大事件、主要应用场景及全球竞争态势;AI技术的快速爆发及全球产业发展概况;最后展望了5G和AI共同赋能的车联网、大健康及以松鼠AI为代表的智能教育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蒂芬·欧伦斯对于5G在未来更多层面应用以及能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表示认同。他提到了一个案例,通过5G技术能够在上海舒适的办公区内就能过远程操控远在山西的矿井挖掘工作,使矿区生产的安全性、开采效率、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降低生产成本。

清华计算机教授朱小燕认为,5G为人工智能建立了更好的环境,能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在5G的支持下,人工智能肯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乂学教育-松鼠AI合伙人梁静表示AI在教育上的应用,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们减负,通过技术的手段指引他们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漏洞,不用重复学习已经学会的东西。而5G为智能教育应用创造了更多机会。有了5G的支持,多媒体数据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传输,也能帮助到边远山区的孩子,还能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的连接,抓取学习数据,勾勒更全面的人物画像,从而推送更加精准的学习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香港特区政府CIO、大数据治理公会主席杨德斌谈起了智慧城市的未来,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只要能做到真实城市跟数字化的城市是一对一的对应,未来在数字城市模拟情况下,对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可以做很多的动态的资源分布,这能解决目前困扰的很多问题。

中央网信办中网联研究部主任张洪生提到,过去15年,从3G到5G,未来还有6G,实际上现在都是在为应用做准备,目前描述的很多场景和未来,在技术上还有很突破点。但,在不断发展中,人类会通过其适应性找到它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现在我们做的很多场景的预测都是对未来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的一种预测,但真正在市场生活中应用时,相信人类的智慧会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