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秀轩教授
日前,华人医学专家、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癌领域国际专家朱秀轩教授回国,在上海开创医疗事业,并担任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据悉,朱秀轩曾在多项肝癌、胆管癌以及其他胃肠道癌症的国际临床试验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人。我国是肝癌第一发病大国,从全球肝癌流行病学角度看,中国肝癌患者占了全球肝癌患者总数的50%。现在,国内疑难复杂肝病患者可以不必再远渡重洋求医看病,在上海即可看到国际专家。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研发的进步,肝癌防治的效率越来越高。2019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俗称K药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这一治疗组合为“突破性疗法”认可,用于一线治疗无法进行局部治疗的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
此外,2019年5月10日,FDA还批准了另一个新药--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用于经索拉非尼(Sorafenib)治疗后且甲胎蛋白≥400 ng/mL的肝细胞癌患者。这是首个以生物标记物进行选择、对特定肝癌人群具有临床获益的药物。该项批准则基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朱秀轩教授牵头的相关研究结果,因其研究结果对晚期肝癌患者意义重大,并于2019年年初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上。
朱秀轩教授表示,对部分肝癌患者群体而言,原本已经无计可施了,但通过全球临床试验合作,FDA此次批准的两项疗法为他们找到了新的希望,也为我国肝癌防治事业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那么,什么是“突破性疗法”?
朱秀轩教授介绍,突破性疗法通常是指相比现有疗法,在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药物治疗方案。授予突破性疗法的目的是加速开发、审查和批准用于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药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突破性疗法认可、雷莫芦单抗单药疗法目前只是获得FDA批准,根据规定,国内一般还不能使用,仅仅能通过患者入组到相关的国际临床研究试验中获得。朱秀轩教授早在2009年就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建立了首个多学科肝癌中心,未来,其领导的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与麻省总医院实验疗法及临床研究合作项目,将有机会为更多中国癌症患者带来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