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3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 傅佳敏)这段时间,《浙江广播电视70年成就展》在浙江展览馆火热进行中,在展览上出现了不少珍贵的“老古董”,包括老式收音机、早期的电影放映机等实景实物,还有丰富的影像资料、文字图片等历史素材,全景再现了浙江人民广电事业70年峥嵘岁月。全国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重温和感知浙江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
在一号“潮起钱江”展区,深红、棕黄的主色调营造出浓郁的年代感氛围,让观众仿佛重回70年前的燃情岁月。从1949年5月25日,浙江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第一声呼号,宣告浙江人民广播事业由此诞生,到11年后1960年10月1日,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首次发送电视信号,再到20世纪70年代,一代电视人会战北高峰,让电视信号重新出现在浙江上空,浙江人民广电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突破。
64岁放映员回忆电影往事
感慨电影放映技术日新月异
前来参观展览的观众中,有一名退休的电影放映员,他叫沈国生,出生于1956年10月1日,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国生”。
“高中毕业之后,从1972年开始,我就在人民公社放电影,一直干了六七年。那时候当电影放映员是很辛苦的,我骑个自行车,白天去县城拉片子,晚上就挨家挨户去村里放电影,很少有时间休息。”沈国生说,“虽然辛苦,但我自己喜欢看电影,所以从我学会操作放映机时,就深深爱上了这份工作。”
“后来我参军加入部队,依然是和电影放映、电台通讯打交道,对广播电视通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学习。”沈国生说,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频道的出现,胶片电影开始滑坡,“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的转变,我是有亲身经历的,但是我们的孙辈对老式的电影放映机、放大器、录音机就太缺乏了解了,而现在陈列在展览馆里的众多设备,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
沈国生牵着他的孙子和孙女,在各个展位耐心地讲解、介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观着,时不时地向爷爷提问。“之前和现在的变化太大了,爷爷跟我讲的机器名称我都记住了,回家还要教给爸爸和妈妈。”沈国生的孙子沈皓说。
“今天我带着孙子孙女来看《浙江广播电视70年成就展》,就是希望让他们实际观察一下我当年放电影的设备、感受一下我当时的工作状态,这些书本上抽象的知识,通过参观展览能够变成切身的体验,特别有教育意义。”沈国生说。
77岁发明家造出收音机电视机
曾有50多名同事前来围观9寸黑白电视
1943年出生的陈师傅,是一个热爱发明创造的工人。今天他带着妻子特意从温州远道而来,参观《浙江广播电视70年成就展》,感受峥嵘岁月,体悟时代革新。陈师傅的妻子告诉记者,“展览里的很多通讯设备,老陈他都花时间研究了,对无线电这块特别感兴趣,还买书自学。”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自己做了一台矿石收音机,机顶上有长长的天线,要戴耳机收听的,这种收音机比较简单。1980年,我自己又造了一台电视机,虽然只有9寸,还是黑白电视,但在那个年代,黑白电视机也是十分罕见的产物,在过去,拥有一台电视比现在拥有一台小汽车还难。”记者由衷地赞叹陈师傅的创造能力,陈师傅谦虚地摆了摆手,说自己都是从书上学的技术。
“自己动手造一台电视机,其他的设备都比较好买,唯独就是显像管,我在温州跑了好多商店也买不到,后来是去无锡出差的时候买到了,9块钱,当时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陈师傅说。
说起陈师傅的发明,妻子的话语里满是自豪感,“电视机造好以后,有50多个同事跑到我们家里来看电视,一开始只能搜到福建台的信号,后来电视频道逐渐多了起来,可以看的节目也更多了,从中也能感受到浙江广电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浙江广播电视70年成就展》将在浙江展览馆持续展出到10月12日,公众可前往杭州武林广场浙江展览馆西一厅免费参观,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00-下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