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1966年7月12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但是输得少一些。”投资市场的暴涨暴跌,是市场的本性及投资者的人性作用的结果,这种恐惧与贪婪在复利的作用下更能无限地放大。所以,投资,必须最大限度地规避贪婪和恐惧。
复利对那些渴望实现财富增值的投资者来说,是希望和信心。复利的力量的确很大,无处不在。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在一篇题为《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的文章中重点谈及复利的作用。当时的西方正值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许多人认为,未来世界繁荣将不会再现,但凯恩斯却指出,萧条不过是两次繁荣周期中间的间歇,支撑西方经济发展的“复利的力量”并没有消失。凯恩斯在当时已经发现,近代社会的崛起是从16世纪的资本积累开始的,
而这个崛起引领人类进人“复利时代”。他还曾毫无隐晦地告诉我们:“英国对外投资的始端可以追溯到1580年德雷克从西班牙盗窃的大批财宝;只不过经过长年的复利累加,德雷克带回来的财宝从1镑变成了10万镑。”
我们不能否认复利的巨大力量,但是,复利的概念也容易被使用“过度”或“选择性偏向”。复利有正复利,也有负复利。我们在强调正复利时,千万不要忽略负复利。
在2006年的牛市以后,很多人把复利表的计算收益率定为30%甚至50%,这是典型的不理性的乐观主义表现,任何时候超高的收益率都不可能具有持续性,这种统计只能误导自己。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某些年度亏损对总体收益率或平均收益率的打击,况且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熊市总是会必然出现的。
有时候,负复利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复利发挥同等作用下,下跌1/3 需要上涨50%才能复原,下跌50%则需要上涨100%才能复原。如此算来,如果照2008年,A股跌幅达76%,那么,我们可以算一下自己将会亏损得多么惨重。
所以,我们要重视负复利,尽量避免负复利。巴菲特规避“负复利”的方式,独特而有效。从其1957~2007年共51年的投资业绩中,我们可以看出,仅有2001年的收益率为-6.2%,为负增长,其他所有 年份的收益都是正增长。巴菲特的这一业绩充分说明了复利的魅力,也充分说 明了规避“负复利”的重要性。
规避“负复利”是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目标。想实现复利增长的梦想,关键之处在于规避“负复利”。在投资市场中,规避熊市中的“负复利”,继续获利,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贪婪与恐惧。熊市初期需要克服人性的贪婪,熊市中后期需要克服人性的恐惧。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驱动的,贪婪和恐惧。”也就是说,贪婪与恐惧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本性。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的获利心理是永无止境的,投资者对利益的贪婪更是永无止境的。投资者面对风险时,希望其少些更少些,最后甚至到了恐惧的地步。
在股市繁荣的时候,投资者往往都会忘记以往市场崩溃时的惨痛教训。投资市场的繁荣不仅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对股市上涨的预期,而且也会提供机会让已经进入了的投资者来哄抬或操纵股市的价格,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反之,如果被悲观或恐惧的力量所笼罩,那么股市的价格就会发生逆转, 而投资者认为股市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整个股市都会处于恐惧之中,股价跌到最低也没有人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