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秘》第九期 | 湛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的不再读书?

IQ

智商,是用智力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

人的智商,呈正态分布;目前主要的智力测验(包含最常被使用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都采用“离差智商”(deviant IQ scores)的定义。

亦即,个体的IQ分数,会和个体所属的常模(例如:和相同年龄、国家的人们)相比较。

这个常模IQ分数的平均值为100分,标准差为15分。

即68.2%的人的智商在85-115之间,95.4%的人的智商在70-130之间,99.6%的人的智商在55-145之间。

根据统计,自1919年出现智力测试以来,人类的智商值一直在稳步增长;换言之,当今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回到100多年前,也可称之为“天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峰值

考古研究发现,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的脑容量大约为400立方厘米;仅仅只是,现代人类的三分之一。

大约40万年前,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的脑容量,已经达到了1200立方厘米;只比现代人类(1300立方厘米)的脑容量小了一点。

大约在 7 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离开非洲的时候,就已经聪明到,能够适应地球上绝大多数环境生活。

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类的智力指数,几乎达到了峰值;这和遗传、营养、教育等,密不可分。

如今,每天我们都需要,保证超过20%的摄入能量,供给大脑所需;这也是很难再出现,脑容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模型,可以得出结论;现阶段,人类的智商提升,已经达到峰值。

长久以来,智力测试一直为人所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

IQ(智力检测值)的高低,只能够反应相关测试的数值;其客观性,一直存疑;比如,经验和环境因素,就能左右测试结果。

这也是应试教育,选拔出的优秀考生;其成就,往往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智力≠智慧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智慧,是基于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的综合能力;是智力的终极体现。

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状

智慧的高低,不是简单的做几十道题,就可以决定的。

文字,是人类智慧传承最重要的纽带;史书、哲学、发明创造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和沉淀。

寒门贵子,听听就好。

传统文化中,最出名的寒门状元,一个是许仕林,一个是陈世美。

统计显示,书籍销量和阅读时间,严重减少;各种短视频、假新闻、编故事等,挤占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拒绝学习,放弃成长;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