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学之后,小凡回到小区里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在打羽毛球。他心想着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要不和他们玩玩再回去吧。

可等他玩了几局羽毛球回到家后,才发现父母正在家里焦急地等他回来。小凡很是内疚地说:“我刚刚在小区门口和其他小朋友打了一下羽毛球,回来晚了。”

话音刚落,小凡爸爸就吼起来了:“玩玩玩!满脑子就知道玩!”

爸爸说完,妈妈又说:“小凡,你不知道妈妈担心你的吗?以后不许这样了。”

接着爸爸又说:“下次还这样,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听着爸爸妈妈的责骂,原本还挺愧疚的小凡顿时萌发出了这样的想法:既然这样,那我以后偏要在外面玩很久才回来,看你们能把我怎样!

果不其然,从那之后,小凡就像变了。不仅不再听爸爸妈妈的话,而且一碰到不合心意的事情,说翻脸就翻脸。

在家庭生活中,所有的父母对于和孩子的沟通都有相同的困惑:明明我是为了他好,为什么他总是不懂得我们做父母的心呢?

孩子没有认真听我们说话,亲子沟通中出现了严重的障碍,父母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孩子沟通,这件重要的大事。”

01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和孩子沟通

第一 我们是孩子的朋友,还是孩子的上司?

华华不仅一次向妈妈提起自己不想再去跳舞这件事情了,可是妈妈每次都很无情地拒绝她:“你看看人家小夏,人家今年又要考级了!”“我花了那么多钱给你去学跳舞,你说不学就不学的吗?”“妈妈这样做都是为了你,你以后长大了肯定会感谢妈妈的。”“妈妈这是为了你好,你怎么那么不听话的!”

终于有一次,华华再也忍不住了蹲在地上崩溃大哭:“你从来都没有问过我喜不喜欢,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其实在许多的家庭中,父母居高临下、讲大道理、发号施令这样的“亲子对话”实在太多了。孩子们在和父母的对话中从来得不到平等对待,这使得很多孩子心里为此感到特别不满。

虽然很多父母都有意识到常常用强压控制孩子和地位来决定他们的一切是不对的,但为了让孩子服从,却又不得不再次用自身的角色打压孩子的真实渴望。

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给我理解”“视我平等”“让我自立”。作为家长,我们永远要记得,想让孩子更愿意靠近自己,就要学会和孩子合作,而不是服从。

也只有我们做父母的把姿态放低,孩子才会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才会对我们打开心扉,无所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 你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还是过低了?

身为父母的我们在回想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对他们说过以下的话:

“为什么你总是毛手毛脚的,你有把一件事认认真真做好过吗?”

“以前你考试都是第一名,好好读书,以后每次都给妈妈拿第一名回来,妈妈就会非常开心了!”

“算了吧,你几斤几两,我当妈的还不知道吗。你不给我在学校惹事,我就谢谢你了。”

适当的期待可以激励孩子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有些孩子害怕因为自己成绩一时下滑会影响父母的心情,索性学会了撒谎或者不敢和父母袒露心声;而过低的期望则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和自卑的感觉,他会在心里一遍一遍暗示自己“我不行、我不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己面对未来的信心,甚至不再愿意面对自己的父母。

第三 强加意志可能会引发更强力地反抗

在某件事情的抉择上,很多做父母的都会要求孩子要听自己的。“我的经验比你丰富。”“相信爸爸,爸爸是过来人。”......我们是孩子生活上的照顾者,家庭经济的来源者,还是孩子生活资源的分配者。孩子一时的容忍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但事实上他们都是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父母事事都包办代替,强行控制。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起亲子关系冲突。如果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强制顺从无疑是火上浇油。双方不仅得不到更好的沟通,还可能会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为什么我们要提升主动倾听意识?

学会主动倾听,是和孩子顺畅沟通的前提。其实很多时候,亲子之间的沟通障碍大多数都是来自家长的主动倾听缺失。为什么家长总是不愿意耐心地静下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呢?有些家长也许会说“我每天工作已经够忙的了,哪里还有时间听他们叨叨叨的。”“拜托,孩子懂什么,到头来还不是我做主。”

正因为我们这么想,孩子才会越来越不愿意对我们袒露心声。也许,孩子们会觉得既然爸爸妈妈都不想成为自己的好朋友,那自己也就没什么好对他们说的了。倒不如对自己的小熊说,小熊还会乖乖地听自己倾诉呢。

想要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首要地,就是要学会主动倾听的姿态。孩子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对他表现出不耐烦,他也会反弹不耐烦回给我们。本来只是一场很简单的沟通,可能就因为我们当父母的不会在交流过程中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使得亲子矛盾越来越深。

孩子是需要被肯定、被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不能好好听他们说话,那他们就有可能把问题藏在心里。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也不去解决。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自卑而且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学会主动倾听。不仅能使孩子更愿意听我们说话,当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孩子也开始学会将自己的看法表达给我们听,从而使得我们更加了解他。

尊重,是相互的;沟通是平等的。如果我们现在都不愿意停下来听听孩子说话,以后等我们老了,孩子们又怎么会愿意停下来听听我们说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如何才能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

第一 想要减少沟通冲突,请立即摈弃命令的语气

“儿子,把音乐关掉!”

“我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你是有病吗?没听到我叫你啊?”

如果你曾经说过上述这三句话,或者用过类似的语气和自己的孩子沟通,请立即停止。当我们常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们大声吼叫时,孩子只会越来越反感,甚至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更有些家长和孩子说话时,不仅仅用了命令的口气,话语中还夹杂了对孩子的批评指责。这样的话势必会激起孩子的不愉快、不受教,还会导致他们做出更强烈地反击。

与其总是使用命令的强硬语气,不如采用以下的描述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儿子,妈妈的耳朵就要被震聋了。”

“你觉得爸爸的建议合理吗?如果你也觉得是对的,咱们就这样执行可以不?”

我们要学会向孩子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礼貌地向孩子提出可选择的建议。有时候,与其絮絮叨叨不如简明扼要地表达清楚,这样往往可能得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第二 放低姿态,与孩子平等交流

作为父母的我们长大了,就会忘记其实自己也曾经是小孩子。我们长时间运用成人的思维思考问题,教育孩子,不仅不会得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为此,学会“蹲下身子”和孩子沟通,才能让他们明白父母是爱自己并且愿意无条件尊重自己的。

平等交流,不单是要我们放低姿态,还需要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要知道,孩子做的任何一件事情,无论对错,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作为父母的我们想要和孩子更接近的沟通,就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问题。多替孩子想想,才可以做出对双方都有利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 鼓励就像阳光,可以促进孩子正向成长

很多父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多对孩子说鼓励的话语会对孩子产生很重要的正面影响。鼓励不是盲目夸赞,鼓励是要以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为目的的一种褒奖。

万物生长需要阳光和雨露,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需要鼓励和赞扬。只有多肯定孩子的内在价值,才会让孩子更有信心,更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好自己的缺点。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鼓励不是指“你很棒!”“继续加油哦,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这种空泛的鼓励。而是有针对性的,能够就某件事情的赞扬和对孩子的真切希望:例如,小可在这次的钢琴考级上顺利通过了。爸爸鼓励小可:“我就知道你这次肯定能做好,你一点都没有辜负这些日子来的辛苦训练。接下来的考级,只要你也像这次一样有信心,坚持不懈,也一定会顺利通过的。爸爸相信你!”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善于发掘孩子的优点,对事情做出实质性的鼓励,才能推动孩子不断进步。

第四 建立信任,不做孩子们的“大话王”

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很出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说的就是:曾子的老婆有一次要去集市,孩子说什么也要跟着去。为了不让孩子缠着自己,她和孩子说:“乖,等妈妈回来就杀猪吃。”

等曾子的老婆赶集回来之后,发现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把家里唯一的猪杀掉。她连忙上前制止,说这是骗孩子的“鬼话”。

这时,曾子说:“对孩子说的话必须要兑现。如果你现在欺骗了孩子,他就不会再信任你了。而且以后他也会来欺骗你。”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孩子以后能信守诺言,诚实守信,作为家长的就要先树立起威信。如果自己说出的承诺,却做不到。孩子们就会觉得“爸爸妈妈是大骗子,总是说话不算数。”这样,不仅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会让孩子不再相信自己,更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守信用的不良影响。

很多父母和孩子都会卡在沟通困难的关口。沟通困难不仅会加深亲子间的误会,还会冲淡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其实,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真正需要学习的不是多少技巧,而是要懂得放下自我,用爱与真诚去倾听孩子的真正需求。也只有这样,我们和孩子的心才会越贴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