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秘》第八期 | 湛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你胖,是因为你穷。

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非减肥莫属。

减肥,是指采用人为手段故意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内的脂肪。

或因健康,或为漂亮;现如今,已甚少会夸奖他人“富态”;人们已有共识:肥胖是一种疾病。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脂肪累积过多,而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身体状态。

体重长期超标,可能导致寿命减短及各种健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肥胖的标准,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即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西方人认为,BMI大于30 单位即为肥胖,介于25~30 单位之间,则为过重。

由于人种和饮食习惯差异,亚洲国家一般采用更为严苛的标准;成人的BMI≧27 即为肥胖,24≦BMI<27 则为过重。

需要注意,幼儿并不适用成人的BMI标准。

都说“人在胖,天在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到底为什么长胖呢?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接受的有两个原因。

其一,遗传因素;比如,喝水也长肉。

其二,能量守恒;吃太多,运动少。

为此,人们想出了多种方法;归结起来,大概两类:节食和运动。

效果怎么样?

微乎其微!

为什么?

——你觉得能够控制自己饮食,坚持长期运动的人;有可能长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方法,只适合本来就不胖的那些人。

减肥太辛苦!

如果,不想亲历此中苦难,唯有把肥胖扼杀在摇篮里;比如,想办法弄清楚,是什么把自己喂胖的?

近期,有科学团队,用因果中介模型分析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家里社会经济地位低,会导致脂肪细胞某一些基因,甲基化的程度不太一样;这些不太一样的程度,可能进而导致成年时候肥胖。”

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外遗传机制。

一般人体内,大约有1%细胞的DNA碱基,受到了甲基化。

基因是与生俱来的,一般来情况下,基因序列不会改变;可是,每个基因的表现量会不一样。比如,同样的字母,使用频次不同,就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词。

用简单一点的方式,也可以这样理解:

大多数穷困家庭,能吃饱就不容易;很难关注健康问题。

家里大人如果吃得不健康,小孩也会跟着吃,这个环境因素会影响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统计,美国是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1.6亿人;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肥胖人数已经超过6200万。

目前,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