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最美不过家乡水”,我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家乡都有让人引以为豪的美景,或者美食。对于黄山市的百姓而言,他们最骄傲的应该就是黄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黄山风景区,奇山,云海,古松等美景,可以说是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以前都是从电视节目中领略到黄山美景,而真正到了黄山旅游以后,也才真正明白了徐霞客当年为什么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从黄山市区出发,沿着合铜黄高速驱车行驶,沿途的景色同样美不胜收。穿过了多个隧道以后,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黄山马上就要到了,而且还特意提醒我们黄山可有自己的“小气候”呢,山上和山脚的气候截然不同,别看现在山脚下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山上很可能大雾弥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黄山南大门进入,然后沿着陡峭的山路行走,逐渐的也感受到了这种极为特殊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里气候。上山和下山的游客来来往往,但最显眼的还是穿着绿色马甲的人,看着他们挑着重重的担子,我脑海中也想到了以前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没错,他们就是“黄山挑山工”!

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一条毛巾,一根约1.5米供支撑用的木棍,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因为山路陡峭,还要避开过往的游客。所以,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吃力。到达半山腰的时候,我们正准备休息,刚好也看到一个坐下来休息的大叔,就和他简单闲聊了几句。大叔说他就是生活在山脚下的居民,以前都是在外面打工,现在随着到黄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自己才应聘了挑山工这个工作。而山上游客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几乎全靠他们挑上山去,而每个月的工资则是按照货物的斤数算,现在他挑的这一担大约有140斤。“以前还能多挑一点,但这是体力活,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也吃不消了”。

虽然黄山景区也有索道,但主要是负责客运,加上游客多,运力大,成本高等原因,山上生活用品还是依赖于挑山工。休息几分钟之后,这位挑山工师傅和我们挥手告别。黝黑的皮肤,疲倦的脸庞,汗水湿透的衣服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不得不感叹其实每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虽然作为游客的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我们在上下山的时候,如果看到有挑山工,不妨让他们先走,而不是让他们有意识的来避开我们。

一路山我们都被云雾包围着,虽然有种身处仙境的感觉,但却有点失落,因为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我们就没法看到壮观的云海美景。黄山为什么会形成云海呢?深受自然条件,气候规律的影响。

因为黄山山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湿度大,水汽多,雨雪天气后,水汽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散,就会形成云海。而大雾天气,能看到的云海的机率非常低,完全靠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万物的变化就是那么让人出其不意,到达1700米高的玉屏楼的时候,浓雾开始渐渐消散,云海的壮丽奇观也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身边不少摄影爱好者赶紧拍下这难得的美景,甚至还有人在画画,不时还能听到小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以前也看过云海,但黄山云海似乎更具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都隐现在云海之中,层次感也极为分明。

从前山到后山,大约需要5个小时的时间,一路时雾时雨,我们看到了黄山的千姿百态,大自然就是如此鬼斧神工,身处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中,自己也变得如此渺小。幸运的是,我们除了看到了黄山难得一见的云海,还在下山途中看到了日落西沉后的黄山美景。太阳钻进云层,余晖印染天空,长时间生活在都市,或许早就忘记了晚霞竟然也可以如此迷人,云层下层峦叠嶂,起起伏伏的山峰,不知道在夜间的时候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呢?

到黄山市旅游,除了去黄山景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前往,尤其是传承千百年的古村落,更是一处处散发着无穷人文魅力的景点。要知道,这里不仅是富甲天下徽商的故里,更是博大精深徽文化的发祥地,“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说话更是广为流传。随着黄山景区这一旅游名片的愈加闪亮,黄山市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你喜欢黄山景区吗?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欢迎积极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我是皮皮猴,一个旅行爱好者,专注分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一直觉得,旅行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喜欢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好玩的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