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最多的村,不到40万人却有100多种方言,被称为方言宝库

世界上几乎每个不同的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但是世界上却很少有像我们中国那样存在方言的国家,中国除了有标准的普通话之外,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例如广东地区有潮汕话、广东话。福建地区有闽南话、客家话等等。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就厉害了,它是中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村,县里人口不到40万人却流传了100多种方言,据说村民之间交流都有点困难,具体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小县村就是福建龙岩的连城县,连城县地处于闽南中部地带,气候宜人,是中国非常典型的小县城,当地自然环境优美,有非常多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叫得出名字的土特产,例如连城地瓜干、连城糯米酒等等。不过这个小县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语言,根据资料显示,连城县占地面积2579平方公里,人口仅35万,人口密度非常小,这里记载了100多种不同的方言,但是随着人口变迁、时代更替等原因,很多方言现在已经失传了,目前主要保留了34种方言,例如城关话、四堡话、新泉话、宁化话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村县里大部分人之间都说方言,但由于方言种类过多,不同的方言之间语调和意思都完全不同,当地人之间交流起来也比较困难,不过当地人普通话水平都不错,在无法交流的情况下他们干脆就说普通话,所以他们才能够和外地游客畅流无阻。看到这小伙伴们一定很好奇为什么连城县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方言呢?要知道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还不到40万的人口数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诞生100多种不同的方言,难道这些人都是其他地方移民过来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校长认为造成100多种方言的原因和南方的地势以及历史原因有关,首先南方的地势主要以多山为主,这点生活在南方的我深有体会,南方高速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的,山下都是隧道,每隔几十公里就能穿过一条隧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要是在古代人们来往得多么不方便。事实也是如此,古代没有发达的交通技术,古人之间来往非常不方便,所以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其次北方的战乱比较多,很多老百姓借机逃离到了南方,所以他们带过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人口,还有不同的方言和文化,后来随着时代的更替,这些方言也就流传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校长总结一下,中国这个小县村人口不到40万却有100多种方言,被称为是南方的方言宝库,连本地人之间都比较难以交流,原因我在上面也说了,有什么补充的大家也可以说。

那么小伙伴们你们说的都是哪里的方言呢?

申明:本文由《校长科普说》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