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不能不说山西。这里既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主要生活居所;也是著名的“三皇”——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相对集中的活动舞台;以及唐尧、虞舜、夏禹的帝都(平阳、蒲坂、安邑)所在。其他众多的神话人物如蚕神嫘祖、农神后稷、狱神皋陶、乐祖师旷以及蜚廉、造父等等,也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遗址遗迹和动人的传说。可以说,三晋大地就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中国古代神话博物馆。

女娲

01

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中华始祖,

她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首创婚姻、始作笙簧等的传说,

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据专业研究者考究,

山西现存女娲传说遗迹尚有38处,

大都集中在山西中南部和太行山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定县东浮化山

女娲“补天灶”遗迹、“娲皇庙”

山西太行山的另一处重要“女娲”遗迹,

是平定县东浮化山的“女娲补天”遗址。

东浮化山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山头,

这座山头顶部平阔,

原来乃是呈“锅底”形态,

据说这里就是当年女娲“炼石补天”的锅灶所在之处。

平定县东浮化山“补天台”遗址

东浮化山的山头,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娲皇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寿阳县落磨寺村

落磨寺

“落磨寺”地名,

就是因为当地有女娲和伏羲

“隔山滚磨”“合磨成婚”的传说而来。

慈化寺

古人云:

东浮山来西浮山,兄妹各执磨半盘。

磨儿相遇落磨寺,珠联璧合续人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权县东苇沟

娲皇庙

河津市阳村

河高媒庙

黎城县广志山

娲皇(行)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襄垣县仙堂山

娲皇(行)宫

长治市天台山

娲皇庙(女娲补天台)

天台无影堆

晋城市水东村浮山

“女娲氏炼石处”遗迹

原有“娲皇庙”一座,

庙有正殿五楹,供奉冠冕霞披的女娲神像;

东、西偏殿各三楹,

山门两侧还有钟、鼓二楼,

但这些建筑早已遭到破坏。

娲皇窟三清洞

洞内

在其附近的天然断崖上,

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层,

有丰富的陶片等遗存,

属仰韶文化。

证明确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

且与女娲氏的传说年代相近。

霍县贾村

娲皇庙

娲皇庙坐北面南,占地约2347.5㎡。

现仅存悬山顶式戏台、

硬山卷棚顶式钟鼓二楼、

悬山顶式圣母殿及歇山顶式东西垛殿,

共六座清代建筑。

娲皇庙正殿

娲皇庙始建于明代,

遭损毁后于清同治四年重修。

娲皇庙内现存有悬塑及壁画,

尤以正殿内壁画闻名。

圣母殿壁画

洪洞县赵城镇侯村

娲皇陵、娲皇庙

洪洞县辛南村

娲皇庙、梳妆楼

吉县城关

人祖庙

吉县东城乡柿子滩

女娲岩画

“柿子滩”位于距离吉县县城西南

三十公里的清水河北岸,

这幅岩画所反映的,

是典型的“女娲补天”和

“女娲造人”的女性生活内容。

与以后发现的汉代画像石砖的

“蛇身人首”女娲像不同的是:

吉县柿子滩的“女娲岩画”乃是呈人类正常女性形状。

▲柿子滩岩画模本

它所反映出来的,

正是古代原始社会进入“图腾崇拜”父权社会以前

“女娲(母亲)崇拜”的本来面貌。

这也是当年女娲的主要活动舞台是在

山西黄土高原的又一个重要证据。

万荣县庙前村

后土庙

宋代后土祠建筑布局鸟瞰

(据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山门,背面是戏台,下面可以走人,俗称过路戏台

品字戏台

结语

女娲从事“炼石补天”以及

其他“创世”活动的遗迹、遗址,

在山西黄土高原可谓遍布各地、比比皆是。

此外,

在山西太行山区,

供奉由女娲氏所化“婚姻女神”的“高媒庙”更随处可见;

供奉由女娲氏所化的“生育女神”的

“娘娘庙”也数不胜数。

可见: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太行山,

之所以有“皇母山”、“女娲山”的别名,

乃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

创世祖先“女娲氏”主要活动舞台的缘故。

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夏之卷(总第24期)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第6期

来源:山西省古建筑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