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10000台行星发动机能推动地球,将会消耗多少氧气

看过《流浪地球》的小伙伴都知道,流浪地球是我们中国拍摄的一部科幻片,该片讲述的就是地球为了躲避急速膨胀的太阳,决定在地面上建造10000座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直到逃离到4.2光年之外的新星系。看到这小伙伴们一定有一个疑问非常好奇,既然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那么多的发动机,那么这些发动机会消耗掉多少氧气呢?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飞机和汽车的发动机都是需要氧气的,尤其是航空发动机,这类型的发动机靠吸入大量的氧气来将气体进行升温处理,最后在尾部喷出红色或者蓝色的火焰,推动飞机飞行。而流浪地球中,行星发动机仿佛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航空发动机一样,向天空喷出巨大的蓝色火焰,产生的推力可以达到150亿吨,按照这么说的话,那么发动机就需要大量的氧气来维持工作,所以有可能周边一公里范围内都会出现缺氧的情况,毕竟行星发动机需要的氧气量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是不要氧气的,因为它的工作原理和航空发动机完全不同,它工作时不需要和氧气产生化学反应,它主要靠核聚变产生的强大能量来运作,如果行星发动机靠航空发动机的原理来推进,那么是完全不足以推动地球的,甚至有可能将地球上的氧气都抽干,到时候不但推不动地球,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行星发动机的能源是核能,全球1万座行星发动机通过核聚变产生的能力推进,从而推动地球远离太阳,但是核能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只不过不是氧气,而是石头。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地面上的部队经常组织挖石头,其实这些都是核能的燃料,也叫做重聚变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便是这样,地球被推动的速度还是无法达到逃逸速度,地球的生死存亡仍然非常严峻,此时就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加速到逃逸速度,这个外力就是木星引力,地球先逃逸的木星轨道,再靠木星的引力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最终逃离太阳系,到达新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校长认为,行星发动机工作时是不需要消耗氧气的,这和火箭发动机一样,只不过行星发动机采用的是核动力,而火箭则是固体燃料,对此小伙伴们你们觉得现实中我们可能推动地球吗?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申明:本文由《校长科普说》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