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科学尽头是神学”,如何科学的认知“鬼”?

《科学探秘》第一期 | 湛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因斯坦与牛顿,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为什么在他们晚年时,都转向对“神”的探索?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本期《科学探秘》,我们一起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析超自然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

“科学”,这个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

现代科学,一般有三个分支:

1、形式科学,如逻辑、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抽象概念;

2、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研究自然;

3、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个体与社会。

另外,运用既有科学知识,以达成实用目的的学科,如工程学和医学等;称之为“应用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学

“神学”,这一概念并非源自基督宗教;早在古希腊思想中,就已经出现。

只是后来被各宗教,全方位“延展”使用。

神学家理查德·胡克,定义神学为:探讨“神圣事物的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文化史上,商、周时期的中国人,尚未产生长生不死的神仙观念,也未有佛教宣导的轮回转世的思想;但是,当时的人们,已经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并且生前的身份会在阴间延续。

因此,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依然继续关心影响人世之事;这导致占卜的流行,且有了陪葬的观念。

事实上,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中,人死后为“归”,意为回归;有“天神、地袛、人归”的说法。

佛教传入中国后,“归”逐渐变成了“鬼”。

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很早就有崇拜死人的传统,通灵术也十分普遍;求鬼问路神,是各国交战合约时的必走程序。

在中国,古人相信鬼是以一种近似气体的形式存在:当它进入室内的时候,会如气体一样,先贴着墙传播,最后才充满整个房间,此乃传说——“鬼贴墙走”的起源。

也有人相信,人和鬼是处于两个独立的空间里,当两个空间一旦重叠的时候,就会看到对方。

每当撞见鬼时,人们常会举行宗教仪式:或焚烧香烛、纸钱、纸扎祭品,或超渡亡灵;以祈求鬼魂不要缠扰着他们。

现在社会人们一般相信:

“鬼”,是以一种电波(念力)的形态存在;而人的大脑,亦会选择性地接收不同的电波(念力);所以,有些人特别容易看到鬼,有些人却看不见。

这也就是,为何含恨或含冤而死的人(鬼)会经常出现相呼应;然而,也有不少人相信,鬼能以仪器探测,包括其声音、影像及电波;相信可以透过照片、影像纪录等,无意间把鬼魂的影像纪录下来;通常也称为“心灵写真”或是“灵异照片”。

也有些人相信,可以透过碟仙或附身等通灵方式,与鬼接触或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解析

一般情况下,人类听不见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有英国科学家认为,次声波能让22%的人感觉,在空间中有鬼的存在;或者有不明的不安、悲伤、毛骨悚然、背脊发凉、极度厌恶和害怕等;让人感到紧张,觉得被人盯视。

容易受到灵异暗示的人,在次声波环境中,更容易有不寻常的感觉,以及表现。

有人认为,这一切与内耳的淋巴液受到震动,进而影响平衡系统有关。

次声波也可使眼球震颤,因而扭曲了视力,譬如看见眼角处有模糊的灰色阴影,会误以为见鬼。

或使窗户震动,烛光闪烁,活像鬼魂出现的现象,一般人很容易惊吓恐惧。

主流科学认知中,鬼被视为幻觉、错觉,或迷信的表现。

以鬼屋为例,所谓鬼声的产生,常常是家具的热涨冷缩、树叶刮屋顶、地下火车或水流经过、地下矿坑爆炸、地震、或老鼠骚动等造成的;而所谓鬼影的出现,常常是月光、路灯、车灯、树影等造成的。

有些人有时会产生这样诡异的感觉:突然之间,就觉得有人在背后盯着自己,可是自己明明是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

颞顶交界区,是个关于自我意识的部位;整合听觉、视觉、触觉等身体各感官的信息。从而综合感知:自己身在何处、在做什么。

电磁干扰和辐射,刺激了这些身体信息整合;令人产生身后有鬼的错觉。

另外,还有脑岛(insula)与额顶叶皮质区(frontoparietal cortex)受伤,也与见鬼有关。

有些疲倦、缺氧、焦虑、药物诱发、精神分裂症、偏头痛、癫痫、中风、脑瘤的病人,也会产生“有人在旁边”的错觉。

一氧化碳中毒,也可能影响听觉与视觉系统,使人感到墙壁向自己逼近的错觉。

恐惧时,可能会分泌某种费洛蒙于汗水中,使他人闻到后也跟着紧张害怕、疑神疑鬼。

某些墙壁上的油漆,含有麦角菌产生的麦角,人接触后可能产生轻微的幻觉。

某些建筑中的空气质量很差,被霉菌孢子污染,也可能使人产生幻觉。

脑部对倒三角形特别敏锐,容易联想成人脸,称为轮廓诱导现象(或类像、拟像现象);加上图形或光影的巧合,容易产生所谓的幻想性错觉。

譬如,有些人会将普通相片当成灵异照片;或看到旁边好像有断手断脚的人或白色影像,一旦直视又消失了。

这种周边视觉,在光线不足的情形下比较敏锐;原因是对颜色比较不敏感的杆细胞(rod cell),在视网膜的周围比较多;导致看见苍白或青绿的错觉在眼角飘移。

有人将青绿色错觉称为薄暮现象。

平时我们看不见视网膜上的血管,但在眼睛两旁照射强光的话,就会看见了,却容易误解成幽灵,谓之柏金氏树(Purkinje tree)。

这种,眼镜可能看见的奇特影像,还包括:视雪(visual snow)、偏头痛的先兆(aura)、摩尔氏闪电纹(Moore's lightning streaks)、快转光幻视(flick phosphene)、谢瑞尔氏现象(Scheerer's phenomenon;blue field entoptic phenomenon)、蓝光弧(blue arcs)、麦斯威尔斑点(Maxwell's spot)、海丁格条纹(Haidinger's brushes)、压力性光幻视(pressure phosphene)、视网膜原始灰色觉(intrinsic gray of retina)、柏金氏图像(Purkinje images)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鬼能量

“鬼能量”,又叫幻能量;是一种假想的暗能量,满足状态方程w<-1。

在物理宇宙学中,暗能量是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

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结果的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

在宇宙标准模型中,暗能量占据宇宙68.3%的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智慧生命最大的魅力在于,学习、认知和成长;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下一期《科学探秘》,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