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月热火,《小欢喜》电视剧火了一波,讲述的是在高考期间三组家庭不同的人生故事,剧情真实接地气,吸引了不少网友热议。

方圆、董文洁、方一凡、林磊儿一组是自由奔放却叨叨动手不停,乔卫东、宋倩、乔英子一组是严师出高徒、你的梦想就得是我的梦想,季区长、刘静、季杨杨一组想要努力亲近缓和亲子关系。

这三组父母与孩子之间你我沟通,你我成长,向大家展示我们日常父母与亲子的真实写照,使得人们反思当下亲子教育。

挫折教育、坚强教育

众所周知,从小孩一诞生,我们就会问父母我们是怎么来的?

父母们总会邪魅一笑,随手一句:“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在中国一些父母中,其教育理念是遵循挫折教育,“孩子是拿来玩的。”“孩子就得从小经受挫折。”“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别扶他们。”“你看孩子多胖、多黑。”

还记得《爸爸回来了》节目中,甜馨爸爸贾乃亮、甜馨爷爷对甜馨“贬损”、调侃的话吗?贾乃亮:“甜馨,你看看你是不是比爷爷黑?”甜馨:“不黑,爷爷黑。你才黑呢!”最后用一句话赢得无数网友追捧成网络用语以及表情包“我们白着呢!”

贬损、消遣孩子、对孩子品头论足,早已是中国一些父母的习惯。不知这种亲子相处模式是否是你的真实写照?只能说,孩子你从小就受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圆桌派》节目中,李玫瑾提到他的父亲曾对孙女大声说话,李玫瑾跟父亲说不要大声吓坏孩子了,但她的父亲说:“小时候经历过这样的事儿,她以后走上社会,就没有人能吓着她。”在李玫瑾父亲眼里看来,对孩子小时候的大声呵斥,是为了更好应对长大出来社会后的习惯。

挫折教育中还有一种就是当面教子。

你是否经历过当着亲戚面被父母挨骂?你是否经历过父母当着亲戚面说这孩子数学差得要死,都不知道遗传谁?

《圆桌派》节目中蒋方舟提到当面教女,让她觉得无地自容,羞愧。在她小时候觉得母亲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她都发育了,这使得蒋方舟从小在心里埋下了个童年阴影。

马未都:“中国传统认为当面教子是一种文化,遵循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是一种逻辑。当面教孩子才会凸显作用。”

小孩需要挫顿感?还是需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马未都提到,在我们现如今的成年人世界里,存在挫顿感、钝感力,经不得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或是嘲讽之类的,经不住被人的批评指责。所以,现在的小孩子或许应该从小就培养钝感力,从小经受一点点小挫折,不能一直宠着,捧在手心里。

站在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李玫瑾则提到用脱敏心理疗法来从小培养抗打,抗挨的能力。就是对某一类不好的东西慢慢去适应,而不是一下子去接触。小时候经常贬损孩子几句,经常家里互相开个玩笑,从小到长达出来社会后就会有个过渡,有一定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还是需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挫折教育有时候把握不当,过度了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毕竟,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如果如此简单的东西都要被抢走或消失,那么他们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而蒋方舟就说到,大人角度欠缺,大人世界的比例与小孩的世界比例是不一样的。存在着认知上面的失调,小孩觉得没有系红领巾扣两分和股票下跌的价值意义是等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某小孩因为谈恋爱被父母或老师谈话,说了一两句就跳楼自杀等;小孩因在校与同学争执吵架而母亲指责几句后跳桥自杀等新闻。

不要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机,从小培养孩子的厚脸皮。

李玫瑾: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种东西,除了爱之外,还有叫敬和畏。先畏后敬。

这其实是在说,教育小孩子,要从小抓起,尤其是在还未上小学时,父母要亲自养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敬畏心理,也就是从小让孩子形成遵守规则,守住底线的习惯或意识。

网友也说到,小孩子敬畏的是人性善恶规则,否则只会遗传暴力。如果家长不顾三七二十一,习惯性体罚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真正犯错时出动体罚,只会让孩子对于体罚产生混乱意识,潜移默化将暴力遗传下去。

《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是否应善待“熊孩子”?

片出品方之一、北京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说:“所以我们在新版哪吒故事中融入现实语境的亲情、友情,涉及家庭关系和社会身份认同,触及了当下中国人的情感软肋。”

不得不提蒋方舟离家出走与母亲争执,母亲让她出走前先把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脱下来,这不是有点像哪吒一样,拆骨还父,拆肉还母。

李玫瑾特别嘱咐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时,第一话要少,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都是垃圾。那些道理有时候在孩子看来是过时的,讲来讲去就那几句话,那些套路,应该点到为止。

该管的时候管,不该管的时候就不管。小时候比较好调教,长大了就翅膀硬了比较难教育。

教子需要斗智斗勇

李玫瑾:“十二岁之后,父母要示弱,不能强硬教育孩子。”马未都:“小时候跟他斗勇,青春期跟他斗智。”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得先跟孩子站在一起,让她觉得你在理解她,进而信任你,愿意跟你讲。所谓事缓则圆。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步风平浪静。点到为止是高人。

李玫瑾:“棍棒下出孝子,前提是已经有亲情在垫底,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放纵不叫放纵,叫宽容。不教而善,身先示范,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