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的哭戏上热搜了,不感人,却很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这一场戏是,安生的妈妈去世了,安生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回家看到妈妈的遗像,安生开始痛哭。

这场哭戏确实很难演,因为包含的情绪很复杂,既有女儿对妈妈再也说不出口的思念和爱,又有母亲多年来一直欠缺的陪伴让女儿终于崩溃。这样的痛哭,是发泄,也是追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沈月演出来,宛如一个昂首挺胸要上刑场的女战士。她就一直那么梗着脖子仰着头,用鼻孔盯着镜头,眼神写满了视死如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妈死了,完全感受不到一丝丝的悲伤。安生砸了妈妈最喜欢的茶壶,把房间弄得脏乱不堪,是因为她怨,她也痛。

沈月的表情层次却很单一,对着遗像吹胡子瞪眼睛囫囵吞枣地念着台词,这耍狠的亚子,不像刚失去母亲的女儿,倒像被隔壁阴铁附身入魔的魏WIF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找沈月来演《七月与安生》,真的有些为难她。安生是个酷女孩,沈月却是个乖女孩,甚至是乖得有点平凡的那一种。

沈月演得最成功的一个角色,就是《小美好》里的刘小希。第一眼不是特别惊艳,但是看久了觉得有点可爱和呆萌。圆脸大眼睛笑起来甜甜的,这些都是玛丽苏少女的标配。而且一个平凡女生锲而不舍喜欢高冷校草这种戏码,很容易让观众代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傻女孩,偏偏要装酷,这就很可怕了。

第一集里,问题少女安生在高中不断旷课惹事,为的就是让外地工作的妈妈来学校看自己一眼。

沈月表现凶狠的方式就是,就是仰着脖子用后槽牙和同学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回来了,安生瞬间就变回小白兔了,在妈妈面前哭得稀里哗啦,张大的鼻孔都恨不能比出一颗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过是希望你像别人的妈妈一样多陪陪我,怎么了?”这带着哭腔的台词,完全就是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在撒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以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但绝不会是安生。小说里的安生,在单亲家庭长大,是一个“言辞尖锐,桀骜不驯”的女孩子,说起心事的时候,脸上会有一种很阴郁的表情。

电影版找了周冬雨来演安生,这是一记妙笔。周冬雨本人就是个早熟的孩子。父亲早早去世,母亲改嫁。她懂事很早,12岁就进了体操队,18岁就成了谋女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周冬雨的脸看上去很稚气,但眼神常常透出狠劲儿,古灵精怪的性子里,也藏着一种跑惯江湖的老练。这倒也符合安妮宝贝书里女主角一贯的样子,单眼皮,稍稍挑起的眼角,平胸瘦弱白皙,散发出古怪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月,恰恰是安妮宝贝小说的反面。她是双眼皮大眼睛,胸大臂宽个子又矮,很容易显胖。人一胖,就变得随和。尤其是这剧里,她经常站在又瘦又高的陈都灵面前,看起来太接地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关键的是,她演的安生,太不叛逆太不特别了。不是戴顶假发就可以混社会了啊。安生在酒吧里当卖酒小妹,遇到一个帮她挡了迷魂酒的客人。沈月的眼神里没有沧桑,只有天真,就像一个认真听讲的中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是故意穿着皮衣带着Choker,看起来也还是一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沈月本人也是这个问题。她的脸是好看的,但又没有好看到让人跪服。如果放在生活里,她会是一个让人愿意亲近的女孩子。长得有些可爱,性格也很少女,平时喜欢写些随笔和手账,微博爱记录一些琐碎的生活小日常。不出彩,也不会出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成为了女明星,这种日常的可爱,就不足以支撑她的吸引力了。沈月一直被骂的原罪,就是她真的太普通了。普通到观众常常产生错觉,“如果沈月都可以演某某某,那么我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沈月演戏的时候,表情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经常不是在眨眼睛就是在嘟嘴,导致很容易被镜头捕捉到丑态。(我真不是故意截成这亚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版《七月与安生》的失败,也不能全怪沈月。这个故事的核心,既不是安生,也不是七月,而是安生与七月那如同照镜子一般的微妙友谊与人生错位。

两个女孩子彼此之间的关照、爱护与暗自较量,这才是最好看的部分。可惜沈月跟陈都灵,完全都没演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生和七月,一开始同吃同住,关系好得不分你我。影版的马思纯与周冬雨,看起来就真的很像好朋友,两个人的眼里都有bling bling的闪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沈月躺在陈都灵的腿上,两个人像一对没有灵魂的形婚夫妻。虽然嘴里说着“你要永远陪着我,永远不许离开我”的煽情台词,但感觉下一秒导演喊了cut,两个人就会弹开八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生和七月还有七月的男朋友家明一起去郊外踏青。安生和家明进了山上的寺庙拜佛,七月一个人在外面等他们。家明终于知道安生的心意,把自己的护身符给了她。两个人从庙里出来,刚好看到七月,安生的表情很微妙。

影版里,周冬雨看到马思纯的一刹那,表情里有心疼,有歉疚,还有一丝淡淡的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剧版里,沈月看陈都灵的眼神,却很呆滞空洞,也看不出任何感情,仿佛刚从盲人按摩店下班的小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糟糕的是,七月与安生在火车站分别的那一场戏。周冬雨趴在火车上看着马思纯,眼里都是笑意,甚至还有一点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思纯哭得鼻子都红了,表情里都是对周冬雨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月趴在火车上看着陈都灵,仿佛对着镜头摆拍的某宝模特,姿态是美的,神情却不打动人。从她的眼神里,你既感觉不到离别的伤感,也感觉不到安生对七月的留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都灵悲伤的表情倒是对了,但就感觉太死板。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好朋友的那种默契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火车的对比就更明显了。七月发现了安生戴着的护身符,从那一刻开始,两个人的友情有了裂痕,也为之后两人的决裂埋了雷。

周冬雨从火车里探出头来,哭着喊道“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镜头一转,是马思纯在夕阳下那张布满泪痕的脸,透出一种平静的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月与陈都灵的处理,就很平淡了。沈月也探出头喊,“我会想你的”,陈都灵说,“我不会想你,才怪。”拜托,七月上一秒才发现了闺蜜和男朋友的奸情,怎么可能内心毫无波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生和七月的决裂,也是重头戏。周冬雨和马思纯在浴室里撕扯那一段戏,很经典。两个人那满心不甘的爱与恨,都在里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沈月和陈都灵的撕逼,就真的只是撕逼而已。陈都灵看着沈月,眼神里全是不屑与冷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月依然只会梗脖子瞪眼装凶狠,眼珠子都被她瞪得快要掉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能说演员和编剧对女生友谊的理解也太简单了,好的时候就是哈哈哈,不好的时候就是哇哇哇,好似两个动不动就说“开除你一辈子”的小学鸡。

一对要好的女朋友,一定是有如世间爱侣一般的爱与怨。我一直很喜欢根据矢泽爱漫画改编的那部电影《世上的另一个我/NANA》。

娜娜与奈奈,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女孩。娜娜很酷,奈奈很嗲,娜娜爱音乐,奈奈爱男人,娜娜总是一身黑,奈奈总是蓬蓬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因为一趟列车相遇了,还一起住在了707室。两个人一起成长,彼此陪伴,那感情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伴侣。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就是,“如果娜娜是男人的话,我想我们的爱情一定可以一生一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月与安生,其实就是另一对NANA,她们就像一个女孩子的A面与B面,安稳的时候,向往自由。漂泊的时候,渴望安定。她们互相羡慕,也互相嫉妒。恨不能相爱,也恨不能相杀。

周冬雨和马思纯是有这种劲儿的。两人无论是睡在一块儿,吻在一块儿,还是撕扯在一块儿,都有灵魂cp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陈都灵和沈月,却像被硬凑在一起的塑料姐妹花。完全不敢想象两个人吻在一起会有多可怕,一个像胖头陀,一个像瘦头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