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十分闷热,但还是决定在一个午后去打卡曾火爆全国,甚至全球的“轻轨穿楼”。李子坝轻轨站属于二号线(较场口--鱼洞),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修建于2004年3月,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如今更是成为了重庆的“网红车站”。

在李子坝这一轻轨站点下车,远远望去,嘉陵江对面的江北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繁荣的景致更是尽收眼底,而楼下观景平台的人群,似乎任何时间点都可以用“密集”来形容,大家纷纷举着相机,手机,只希望能快速抓拍到“轻轨穿楼”的景象。即使烈日炎炎,也挡不住大家对重庆轻轨的爱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路标,从轻轨站走到观景平台,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停靠在8楼的2路(二号线)汽车(轻轨)”。我想很多还未曾来过重庆旅游的朋友,肯定也都在相关社交平台上看到过重庆的“轻轨穿楼”,而一些来过的游客或许会说:李子坝除了拍轻轨,好像就没有什么值得游玩的景点了。其实不然,除了拍摄“轻轨穿楼”“吃轻轨”,在李子坝还有两处比较隐蔽的景点值得打卡。

一是巴渝旧闻馆。从站台往下走一层,左右两边都能看到,看其装修风格较新颖,一定是配合“轻轨穿楼”所新开发的旅游景点。稍不注意,还真的不容易发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展厅,没有工作人员,游客自行参观,面积也不大,但通过橱窗里面所展示的泛黄报纸,图片,不难看出其历史久远,仔细阅读,记录的都是巴渝开埠六十年来大事记(1891-1954)。

比较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吧台上还有一个“自主盖章点”,上面的内容正是穿越楼房的轻轨,并附上“重庆轨道李子坝站纪念”这几个字,如果你实在不知道盖在哪里,那就盖在手机上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放时间:9:00--17:00,每周一为闭馆日。

开放期间,9:30,11:30,13:30,15:30,这三个时间段,会有专门的讲解员为游客讲解。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巴渝旧闻馆讲解、李子坝车站简介、在建线路规划线网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李子坝公园。我以为是两个景点,逛完一圈后发现,这两个景点几乎融合到了一起。考虑到一些游客认为李子坝只有“轻轨穿楼”可以拍摄,打卡完成了就坐车前往下一个网红景点,所以,相关部门不仅设置了观景平台,还在其另一侧设置了一个十分醒目的指示牌,甚至还进行了详细的罗列:交通银行地下金库旧址、交通银行印刷厂旧址、高公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滨江步道前行,左边是各种花花草草,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蝉鸣,右边是不断流淌的嘉陵江水,以及从大桥上飞驰而过的车辆,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相比于观景平台,这里的游客要少很多,而那些零乱摆放的健身设备,无形之中向我传递了这样一个讯息:晚上的李子坝公园更加热闹,想必很多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都会到这里散散步,锻炼身体,或者看看江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了好一会,我才回过神在想,怎么没有看到可以直接进入可以参观的展馆内,后来才发现,所谓的抗战遗址公园,更像是公园,想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也仅仅只能从那些略显斑驳的古建筑中看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它们都转变成为了办公区域。比如:根固公馆,更倾向于是留学生创业交流俱乐部,或者是吃饭的餐厅。又比如:迷尔地国际文化社,更倾向于是文化交流中心,以及酒吧。

从李子坝公园大门出来,半山坡上,一列轻轨飞驰而过,从这个角度看轻轨是另外一种美,或许它不如“穿楼”所受到的游客追捧多,但山城重庆交通的立体化姿态却因此显得更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