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垃圾分类新规在网上彻底被“玩儿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很多人会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对生活习惯的冲击和个人利益的触碰。

以前,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手一扔,剩下的什么都不用管了,简单方便。而现在,不仅让大家知道哪些是可回收物,还要区分“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甚至还要知道哪些是大件垃圾、装修垃圾还有电子废弃物。

其实,垃圾分类不可怕,这些年来,关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宣传也不少,只要宣传科普到位,只要用心去学,怎么分类其实也不是难事。不然,日本的垃圾分类怎么可以实行呢?

关键是,没有按照规定分类,要被处罚,要罚款啊。

实践证明,凡是涉及到要掏腰包的事,大家都会有意见。

可是,不让你掏腰包,规定了没有威慑性,分不分类都一个样,你会自觉去分类吗?谁专挑“麻烦事儿”做呢?

可是,垃圾不分类,后果会很严重,而这个问题,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的。

有时候,虽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虽然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上海这次强推垃圾分类表面上看起来有点“操之过急”、“野蛮粗暴”,但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即便是外地人到上海扔错垃圾也要罚。不就是罚点款吗?又不是要你命。牺牲下个人“便利”,用“利他”的公心看待垃圾分类,没什么不好。

不知道成都什么时候开始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