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6月1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了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2018年度中国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行风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公布。里面最关键的数据就是社会保险的各项参保人数和社保基金的缴纳收支情况的披露。

2018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94293 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41902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52392 万人。

而根据18年公报和之前4年的公报我们提取了以下有用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点、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平均为152元每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个部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

前者是针对企业在岗职工每月缴纳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公司缴纳20%计入统筹账户(19年5月调整为16%),因为缴纳的数额高时间长所以领取的金额相对城乡居民也高。

后者是合并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而来的城乡居民,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自行选择。目前60岁以上的城镇和农村老人领取的也是这个养老金,主要依靠财政补贴。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领取条件要求退休时缴纳满15年,如果未满15年就需要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在当前的物价和消费水平之下152元每月在城市是根本无法生存的,在农村152元勉强可以维持油盐糖等生活必需品,在我们的国家当前有近1.6亿老年人在享受这个待遇。聊胜于无吧。

应当看到,2014年时城乡居民的平均养老金是91元每月,4年时间增长到了152元每月。希望国家能尽量补贴城乡居民的退休养老金水平,给老人以尊严。国家的强大繁荣昌盛和兴旺发达离不开这些老人年轻时的付出和贡献,适当回馈和保障也是对公民的义务。再多的大楼和大桥也掩盖不住152元的苍白无力和无奈。

第二点、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为3153元每月,养老金替代率55.3%。

2018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为3153元每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但全国平均下来是这个值。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698元,拿退休后养老金除以在职工资就得到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世界银行组织建议:“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少需要达到70%,才能保持退休前的基本生活质量。”

当前养老金本身已经收不抵支,每年需要财政上万亿的补贴才能维持平衡。接下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劳动人口的下降养老金的形势会越来越严重。基本的解决思路有两个:

1. 延迟退休,人社部推出的延退政策就是通过延长缴纳时间减少领取时间和人数来减轻压力。

2. 增加收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建立就是未雨绸缪的举措之一,国有资本划转也是从收入端着手。截止2018年底我国国有非金融企业所有者权益63万亿(总资产179万亿,总负债116万亿),按10%的划转比例有6万亿。

第三点、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无数据

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轨,事业单位人员与职工一样开始缴纳社保,但到目前并无相关数据可以分析。双轨制的并轨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按照现行养老金缴纳支取规则企事业单位的替代率也是在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