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6月5日2019第二届(南京)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览会暨军民融合产业峰会在江苏省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顺利举行。与此同时在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斗系统与智能制造产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主体,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的思想方针,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北斗全产业生态链砥砺前行。

北斗发展的初衷完全是服务于国防事业,最初的应用领域主要限于军事等特殊领域。随着北斗系统组网日趋完善,定位精度和广度大幅提升,北斗的应用开始从单纯的军用向其他领域延伸。我国的北斗正在走一条“军转民”的发展道路,在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大战略下,开放军用频率,提高民用定位精度,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北斗的新使命。经过多年的培育,北斗在智慧城市、农业气象、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多领域实现“精准定位”。“军民融合”打开了北斗的发展空间,随着北斗市场的日益深化,未来将为中国带来年新增5000-8000亿的经济总量。有望成长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本次大会秉承“专业性、先进性、融合性”的特点,在此聚集全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智能制造、5G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围绕北斗应用全产业生态链发展角度、融合创新新思路等主题发表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开始由仓蓉女士致辞,深蓝会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希望通过汇聚各方力量,与北斗卫星行业内的专家、大咖的紧密互动,解读政策、规划路径,搭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产业交流平台,服务于从技术端到应用端的全生态链打造,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拓展新的思路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双创研究会执行副秘书长兼深蓝会创始人卫旺博士进行主题报告,主题是《“军民融合产业投资机会”国产化替代大有所为》,在开始演讲之前卫旺博士提出问题“到底是民参军还是军民”,所以本次演讲就给出了“军民融合”观点。卫博士在演讲的过程中提到美国的军工市场对中国军事的借鉴作用。并对中国的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进行了分析,芯片从研究到成果具备着周期长特点。通过对国产化替代的研究以及重视能够打破“靠引进技术人才就能进步吗”的问题,这也是中美贸易战中给很多产业的其实,只有在抓住国产化的机会,增强企业自身的硬实力才能减少贸易逆差的压力。

美国在贸易战中也提出了对于战略性顶层设计的思考:希望中国减少贸易顺差,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遵循世界规则。国防信息化装备的发展水平是打赢信息战争的决定因素,所以芯片在提升信息化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军事操控的实力。

在最后卫博士提到,军事应用是研发北斗系统的出发点,军民融合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也就是说产品本身具备服务于国家军事的效能也能够服务于民用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是信息研究院的张院长进行的报告《小型化低功耗,北斗一键单发模块》,张院长提到成本是产品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工程化团队:他们能够降低成本,具备批量生产力。减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工艺师,另外还有工程师,结构设计师以及产品质量检验师。需要工程化团队必须了解生产,让产品具备可产性以及解决得了生产工艺的问题。张院长也呼吁提高应该重视工程师团队,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待遇。

接下来是空间院的总经理庞磊进行了路演,他提到了北斗物联涉及到物联网船联网等等,通过短报文的方式发送信息进行对设备的操控。另外还涉及智慧工地,因为重型设备存在施工安全问题,需要对设备进行精准定位,侦测每个设备的各自场地。同时也涉及地址检测预警,高精度精确到125px级别,有效地探测到山体滑坡。

最后是南京爱微信息公司的总经济姜永正,提到了对无人驾驶的消防车,轮胎式消防车,履带式消防车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科院士上海高研研究院项目北斗集团总经理杨建中路演《卫星观测值站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由卫旺博士对本次路演进行了总结。

最后由双创研究会执行副秘书长兼深蓝会创始人卫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季海群,南京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研究院副院长张维进行了颁奖,并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