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导读:企业间与区域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长期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并且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显示出加剧的趋势。无序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地区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发展之间的协同性明显不强,融合与协同发展便成了未来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的关键。

1

从国家战略方面思考企业发展

从国家战略方面,我们只有成为全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才能够把握未来,拥有真正的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真正的自主可控都是从底层开始,在各个关键核心环节都要实现国产替代。譬如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到应用软件,要全部实现自主可控,才能在各个环节有效避免网络“后门”的威胁,保护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因此,要搭好整个基础产业链,在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均布局相应的高科技企业,才能够迎来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良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产业经济经营主体要打的三个硬仗

对于产业经济的每一个经营主体来说,未来要打三个硬仗,要全面进入品牌化之战、全球配置资源之战、集中度之战,这些都离不开协同,因为目前民营经济普遍是离、散,未来只有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才能实现有序竞争。对于产业的整合来说,本质上要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这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链在任何领域的竞争有三大核心:一是用户接口的掌握,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掌握,三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良好的产业组织方式,政府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通过政策的调控,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组配,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国家对相关产业或者某个地区的产业实施优惠和支持政策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和依据,而且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政策时缺乏总体的统筹与协调,在实践中往往过于注重近期政策意图和地方的诉求,区域规划“遍地开花”,各区域的产业政策“泛化雷同”问题突出。

3

各区域的产业分割依然严重

同时各区域的产业分割依然严重,一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信息人才等共建共享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区域间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依然得不到保障。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迫切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大力强化“协同发展”理念,使我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在新时期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构成产业生态三要素

对于区域政府间的产业协同角度,协同培育世界级的制造业集群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加快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的培育,是产业协同发展必然要做的核心内容,必须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完善顶层设计,着力补长短板,切实抓好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引领世界未来科技产业方向

“世界级”表明这个“先进”必须是能引领世界未来科技产业方向的。同时,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应该更多地蕴含产业生态群落的理念。它首先是一个引致世界先进产业成长的生态群落,围绕产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构成产业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需要网络化的多元治理

如何实现这样的产业协同生态落地运营,需要网络化的多元治理,这样的治理结构才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协同组织方式,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一种有助于产生并释放集聚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网络经济效应的独特的治理模式。在“政府—市场—集群”多元化的网络治理逻辑体系下,才能够为各种效应的有效发挥提供体制的保障。

7

集群网络化发展的格局

这样一个基于虚拟集聚结合扩展地理空间的模式更适合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成长,这是一种包含网络治理、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的多元化、共生化、网络化的治理模式,能够整合和协调产业集群涉及的类型各异、数量众多的组织及主体,促进空间集聚、创新网络、集群网络等共同协调地发挥动力作用,形成集群网络化发展的格局。

8

长江经济带是重要的制造业集群区域

从现有基础来看,长江经济带应当是我国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区域,也可为其它地区作先行和示范作用。对于其沿线的各个区域和城市的开发区而言,应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相互之间合理分工和布局,统筹规划,实现要素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发展,“协同作战”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荐阅读:

深蓝智库:如何成为产业服务赢家?

深蓝智库:企业级服务将往哪里去?

深蓝智库:县域经济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深蓝智库:县域经济需要“接地气实用”的创新战略

深蓝智库:县域经济如何聚集并用好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