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附近发现400年前沉船,出土大批珍贵瓷器,专家:明代走私船

2007年的时候,广东的渔民发现了一艘400多年前的沉船,而且上面有非常多的珍贵瓷器,立即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于是文物局马上将这片海域保护起来,并组建了一支水下考古队对其进行勘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勘察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下考古队对沉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然后将船体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绘制,并将这艘沉船命名为“南海Ⅱ号”。

通过初步分析,专家们判定这艘沉船属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在这艘沉船之前,我们也有发现另外的一艘,也就是“南海Ⅰ号”。不过后来又将“南海Ⅱ号”这个名字改为“南澳Ⅰ号”,可能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其发现地吧。

水下考古队发现,这艘沉船保存得非常好,船的外表大部分都被泥沙覆盖了,但是从裸露出来的地方判断,船上的文物受腐蚀或是被人为因素破坏的概率较小,初步判断除船体中部的两三个舱体外,沉船其它部分及舱内船货保存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理完这些泥沙后,专家们发现这艘船上竟然有多达6万多件,而且大部分都是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关于这艘沉船当时的去向,专家们有不同的意见,北大的考古教授认为,“南澳Ⅰ号”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有关。在明朝晚期的时候,当时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几个海洋强国,比如葡萄牙、西班牙,它们都试图控制海上贸易,进而控制全球的贸易。

而“马尼拉大帆船”正是西班牙控制下的一艘货运船,虽然起点和终点都不在中国,但是却和中国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船上的货物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国,而且大部分是从福建漳州这个港口发出来的,所以专家们判定,“南澳Ⅰ号”极有可能是从漳州出发驶往菲律宾的马尼拉,然后在此中转后由“马尼拉大帆船”运往美洲。

第二种观点认为“南澳Ⅰ号”是一艘明代的走私船,由于当时明朝政府对于铜的管理非常严格,只允许在国内销售,禁止销售到国外,而在这艘沉船上面发现了不少的铜,由此推断,它是一艘走私船,借着运输瓷器的机会,将一些铜走私到国外。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是李旦的武装商船,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亚洲最大的海商集团,其首领叫做李旦,我们的文物专家从古籍的记载,再加上这艘船的年代、地点、航线、货物以及身份这五点判断他是李旦的武装商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种观点认为是驶向东南亚的商船。“南澳Ⅰ号”是当前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从船的走向推断,它是福建漳州附近驶向东南亚一带。这主要是从船上出土的这些文物推断出来的,这些瓷器主要出自福建漳州平和窑。

之前我们已经在其它地方发现过这种风格的瓷器了,所以“南澳Ⅰ号”很可能是以漳州作为起始点,然后驶向东南亚或者汉文化圈一带。

从这艘船沉保存的比较完整这点来看,它当时沉没的时候还是比较平稳的,并不是撞到了什么大型的硬物。一些不懂得考古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可能会觉得船上的这些文物的价值超过了船体的价值,但就专家而言,这艘古船船体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这些瓷器等文物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这艘船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船,它此次出航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还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